首页 > 都市言情 >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

191章 汉代与古希腊的碰撞(3/5)

目录

当这种宝马被敬献给汉武帝的时候,武帝振奋之际写下了一首《西极天马歌》为之庆祝。

从这首赋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来,大宛所在的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主要是今乌兹别克斯坦领土)已经是当时中原视角中世界西部的尽头了。事实上,大宛这个国家的另一个名字本身就是世界尽头的意思,它被称为“绝域亚历山大”(alexandria eschate)。

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其实都拥有费尔干纳盆地的一部分,绝大部分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张骞遇到大宛的时候,这还是一个仅200岁的国家。它的出现与古希腊最伟大的军事家——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有着密切的关系。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彻底击溃了他的老对手波斯帝国。此后,他的部队越过黑海、里海和伊朗高原来到中亚世界。

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开了帝国模式先河

没想到希腊人能从边陲一隅翻身逆袭

自西向东推到印度河边

一方面为了应对中亚粟特人等游牧民族的威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置戎马倥惚的疲劳、受伤士兵,亚历山大命人在这里中亚南部的费尔干纳盆地修建了一处城墙长达6公里的要塞城市,并以自己的名字给这座城市取名为“绝域亚历山大”,意思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尽头、最远的边荒。

理查德·斯通曼在撰写《亚历山大大帝》时这样写道,当这位伟大的将军到达费尔干纳盆地的时候,“天上的生物”告诫他不要再继续前行,否则将导致他过早的死亡。

这个告诫是正确的

再往东就要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塔里木盆地了

收益会很小,代价会很大,能不能回来都难说

据记载当时亚历山大大帝在这个边荒要塞里安置了2000多名老弱残兵,但很快这里就汇集了更多的希腊人。

这些希腊人大多都是曾经被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放逐的战败者。这是因为在几个世纪的征服战争中,波斯统治者放逐了伊奥尼亚和北非的希腊人,大流士一世曾经将整个巴卡、昔兰尼加城邦的希腊人驱逐。他们被放逐的地方应该就是这个曾经波斯帝国的边陲地区,今天的阿富汗和中亚南部,当时的波斯巴克特里亚省。

在阿富汗北部的阿姆河沿岸

现在看来是相当闭塞贫困的区域

古代内陆贸易时代则是众多文明交汇之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极道人神 我的年号是景泰 蟠桃大圣 让我再感受一次父爱 我有无穷气运 游走的皮囊 后半生逆袭 洪荒之我要做大财神 穿越之旺夫娇妻有点甜 妖妃不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