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章 汉代与古希腊的碰撞(1/5)
受限于当时交通工具技术的局限,遥远的古代人类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无论是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在它们的发展之初大都是独立发展,相互之间极少有交叉和互动。
大唐王朝和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之所以那么让人心向往之,就是它代表了不同地域两个陌生的文明第一次相遇擦出火花,对于历史爱好者有“出圈”的惊喜感。
其实,在怛罗斯之战的700多年前,汉武帝刘彻治下的汉帝国就有一场直面遥远希腊文明的碰撞。
这是一场发生在两个文明已知世界尽头的残酷战争。
对于早期的中国王朝来说,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绝对是最大的威胁。从蒙恬北筑长城到汉高祖白登之围,面对强大的匈奴骑兵,农耕文明的军事动员力和机动性明显不足,似乎只能被动防守,在一次次的劫掠中落于下风。
在长城南北两边,秦汉之际都是地缘格局的关键转折期
长城以南,秦统一六国开启帝国模式
长城以北,匈奴成长为草原帝国并南下
双方在两条战线上对抗,河套地区是争夺重点
公元前138年,当时年轻的汉武帝心怀大志,想要一举逆转汉和匈奴的实力对比。经过与智囊集团的探讨,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想增加即将到来的汉匈全面战争的胜率,就需要尽可能多的盟友在另一个方向牵扯匈奴人的兵力,让其腹背受敌。
汉朝初期在西北方向是缺乏保护的
匈奴骑兵南下即可威胁首都长安
所以控制河套与河西走廊非常重要
如果有一支友军背后牵制匈奴,显然最好不过
于是乎这个假想中的盟友,被他们定为了月氏国。
在当时匈奴崛起前,月氏原本是活跃于今甘肃西部祁连山一带的游牧民族,根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月氏“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可推断,月氏是讲汉藏语系、有东方血脉的人群。公元前176年,也就是汉文帝初年,匈奴冒顿单于派遣右贤王西征,月氏战败西迁到中亚伊犁河流域,从此消失在中原人的视野里面。
匈奴人从蒙古高原南下赶走了河西走廊的月氏人
月氏人一路迁徙至伊犁河流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