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章 大雪(2/5)
大雪时候,鹖鴠鸟因天气寒冷,不再鸣叫了。鹖鴠这种鸟非常特殊,除了中国古代的这个鸟名以外,中国近代和海外也把它称为寒号鸟,或寒鸣鸟。下面这一段古籍中的文字,介绍了鹖鴠的知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进行研究
“《说文解字》曰鹖似雉,出上党。禽经曰鹖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斗死方休,古人取为勇士冠,名可知矣;《汉书音义》,亦然;《埤雅》云,黄黑色,故名为鹖,据此本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若郭璞《方言》似鸡,冬无毛,昼夜鸣,即寒号虫;陈澔与方氏亦曰,求旦之鸟,皆非也。夜既鸣,何为不鸣耶?《丹铅余录》作鴈,亦恐不然。
《淮南子》作,诗注作渴旦。《列子》曰黄帝与炎帝战,以雕鹖为旗帜。续《汉书》舆服志曰虎贲武骑,皆鹖冠,以其斗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焉。
赋魏陈王曹植鹖赋曰鹖之为禽猛气,其斗,终无胜负,期于必死,遂赋之焉,美遐圻之伟鸟,生太行之岩阻,体贞刚之烈性,亮金德之所辅,戴毛角之双立,扬玄黄之劲羽,甘沈殒而重辱,有节侠之仪矩,降居檀泽,高处保岑,游不同岭,栖必异林,若有翻雄骇逝,孤雌惊翔,则长鸣挑敌,鼓翼专场,逾高越壑,双战只僵,阶侍斯珥,俯曜文墀,成武官之首饰,增庭燎之高晖。”
二候虎始交
复卦,六二。《周易·复卦》爻辞“休复,吉。”《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震伏艮,艮为虎。或云震二爻纳寅,寅为虎。震为生,故曰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虎,猛兽,故《本草》曰,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
此时是阴炁(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炁(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
复卦,六三。《周易·复卦》爻辞“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三爻动,卦变为明夷。互震伏巽,故曰荔挺。下离为见,故曰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荔,《本草》谓之蠡实,即马薤也。郑康臣、蔡邕、高诱皆云马薤。况《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与《本草》同。但陈澔注为香草,附和者即以为零陵香。殊不知零陵香自生于三月也。”
“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炁(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道家大雪导引养生法
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大雪十一月节坐功图
运主太阳终气。
时配足少阴肾君火。
坐功每日子、丑时,起身仰膝,两手左右托,两足左右踏,各五七次,叩齿,咽液吐纳。
治病足膝风湿毒气、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肿、烦心心痛、黄疸肠癖、阴下湿、饥不欲食、面如漆、咳唾有血、渴喘、目无见、心悬如饥、多恐常若人捕等证。
大雪养生要义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道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冬属阴,要以固护为本,从道医养生的角度出发,大雪节气也适宜进补养生。
大雪前后,人们会明显感到寒气的威力,一股寒风吹来,全身都凉飕飕的。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阳气内收,蓄积于内以御寒,因此,冬季养生重在一个“藏”字。
大雪节气阶段,主运客运都是寒气不及,两者相叠,则寒入骨髓,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少阴君火,冬季反温,两者交加,则表示的是寒热交替,甚是折腾。
《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讲到阳明司天之岁“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
所以称为“冬季反温”,症见热内蕴郁,具体的指导意义就是少吃油腻热烫以及煎炸烧烤品,及时舒解肠胃积食,特别是15岁的小孩,积食更是容易导致腹胀和发烧。
大雪节气阶段,寒邪更盛,四肢最需要保健,平时没有多少条件运动的人可以安排时间休闲散步来暖脚,实在没有时间的,可以用热水泡脚的方式来暖脚。冬季风寒天气多,膝盖、上臂、后颈等部位,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易受风寒,寒伤肾阳,故大雪节气期间多注意节制私生活,藏精益肾,在冬季如果不注意肾精维护,再强大的补品都弥补不了的。
大雪节气到来,意味着壬子月的月运到了,壬子月令,寒水通天彻地,于寒性体质的人更为不利,是比一般人更加需要保暖的,暖则不郁,经气畅通,少折腾。特别提示的是,今年的大雪节气在终之气阶段里,主气太阳寒水(膀胱),客气少阴君火(心、肾),冬季反温,也就是说温阳不潜藏反而活跃,容易引发人的发热、出汗、烦躁、失眠等等现象。
对于日常冬汤,推荐一个小汤底桂枝2,川芎2,知母2,白芍2,茯苓2,灸甘草2,菟丝子2,大枣3个(切开),单位克,如果有失眠的情况,可加酸枣仁2克。以上组配,用来做汤锅底(可加生姜几片),也可以单独饮用,代茶饮。大雪节气15天,连续用4天即可。
寒性体质者伴有或轻或重、不同程度的肝寒现象,其次加上冬季,再次加上壬子月令,寒气程度自身寒气更加容易被激发,临床表现有忧虑胆怯,倦怠不耐劳,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等,中医的讲法是寒滞肝脉。肝的经脉络于外阴部,经过小腹,分布两胁,寒邪凝滞于肝脉,可使经脉挛急,症见下腹胀痛,牵引坠痛,并见肢冷畏寒,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等。治宜温肝散寒,经典的温肝散寒代表方如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之功,主治厥阴经头痛、胃中虚寒及少阴吐利等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