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冷热之间(2/5)
茄子这道菜最合膏脂、也能藏油,好吃也就好吃在一个‘包藏’上,用鸡汤来蒸其实远远不如用鸡汤来煮,你说你蒸也就蒸了罢,还偏偏要将其晒干?先不说会否在暴晒时走失味道,好好的吃饱了汤汁的茄肉偏偏要晒成干条,这是跟谁过不去呢?
这味道要是能好才是怪事,也难怪蔡波这样的美食家和一些勤行高手多半都玩过这道美食,事后却都说不好玩儿了。
好在还有一个补救的法子,也就是凤辣子说的,到了要吃的时候,需要与炒好的鸡瓜子相拌而食。
这里说的鸡瓜子制作方法就更为繁琐了,而且也更为合乎美食之道。
所谓鸡瓜子,其实就是鸡脯子肉,切成两头尖中段肉宽的瓜子形,以酱瓜、辣椒、蒜片取味,用干果、扁桃仁、核桃仁、腰果、蓝莓干、榛子仁等碾碎了拌炒,味道别具一格,据说是宝二爷最爱吃的美食之一。
其实本来曹老先生并没有对鸡瓜子有详细描写,诸如腰果蓝莓这类干果辅料都是后人加进去的,这一道‘鸡瓜子’经过了历代厨师的完善,倒是越来越复杂了,如果硬是用它来配了茄鲞吃,味道倒是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过如此一来,茄鲞完全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成了这道小食鸡瓜子的辅料,却是周栋所不取的。
周栋今天就是要借胡爷爷的这张神厨妙口,来为茄鲞正名!
老红泥捏出的汤锅是最适合熬炖肥鸡的,从李秀臣家中弄来的走地肥鸡更是乡间难得的美味,配上精盐、葱、姜最妙,根本不用加入太多的香料,放上几样香菌就足以压制土鸡天生的那股子土腥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