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蜂窝煤炉子(2/5)
李飞帮助周曼如研发的显微镜才能放大三十倍,仍然无法观察到青霉素,只能继续研制放大倍数更大的显微镜。
至少放大四百倍的显微镜才能看得到细菌,这就需要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相乘达到四百倍,这在明末无异于登天。
但是周曼如并不需要放大倍数如此高的显微镜,她只要能看到健康纯净的青霉菌落就可以了。
所以放大倍数一百倍的显微镜就完全适用了。
蒸汽机的研制也遇到了技术难题,虽然《与明同行》上有记载,但是气缸和活塞的锲合度非常考验工匠的水平。
出乎刘希森和李飞的意料,蒸汽机的气缸和活塞并没有用到橡胶,无论是十七世纪还是现代,橡胶从来不是蒸汽机的必需品。
因为蒸汽机的温度很高,橡胶根本就不适用。
气缸和活塞之间都是钢铁制品直接接触的,所以精度的要求就非常高。
现代都是用自润滑材料做成的活塞环来减少活塞与气缸的摩擦,活塞环多用青铜、碳化硅陶瓷、石墨等制成,但这在明末,又是一个大难题。
好在现在刘希森等人也不等着用,可以慢慢研发。
时间进入十二月份,京城降下大雪,今天是刘希森去学校上课的日子。
学校里开了四门课程,国文、数学、自然科学和思想品德,国文是张茂良教,主要教学生们识字、知礼,数学、自然科学和思想品德则是刘希森三人教,至于谁去上课,主要看谁有时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