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开普勒式望远镜(2/5)
为了测试凸透镜的焦距,李飞将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一侧对着太阳,一侧对着白纸,当阳光聚焦在白纸上时,凸透镜与白纸的距离就是它的焦距。
望远镜的原理并不复杂,而且《与明同行》上都有焦距、距离、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
李飞决定制作最大放大倍数为七倍的望远镜,按照公式,他在纸上不断的写写画画,然后指挥贾镜继续磨制镜片的凸透度,最后终于得到合适的镜片。
接下来就是组装了,李飞先用硬纸壳做物镜筒和目镜筒,然后不断调试双筒与目镜和物镜之间的距离。
经过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最佳距离和伸缩距离。
随后,李飞按照做好的望远镜纸质模型,让谷德打制铜质的望远镜,因为铜的延展性比较好,制作起来比较容易一些。
经过谷德父子三人半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在浪费了十几斤铜之后,大明的首款开普勒式双筒棱镜望远镜试制成功。
随后,李飞又研制了瞄准镜,有了开普勒式双筒棱镜望远镜的制作经验,单筒的瞄准镜研制就轻松多了。
李飞选用大凸透镜作为物镜,小凸透镜做目镜,中间加了翻转成像的透镜和一个细细的十字刻画。
这样从狙击手的视野里看到的就是带十字准星的正像。
李飞设计的瞄准镜放大倍数为三到六倍,一般军用足够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