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十七禁地,天下灾劫(4/5)
唇亡齿寒?
明白是一回事,私心是另一回事。
听上去很复杂?
其实掰开揉碎,并不复杂。
简而言之,朝廷若想减少损失,延续下去,势必要答应宗派的条件,哪怕过分也得咬着牙忍。
虽然二者都拖延不起时间,可宗派地理位置优越,首当其冲的可能微乎其微,相较之下自然能撑更久一点。
当然……
宗派也不会太过分,他们也怕朝廷破罐子破摔,来个同归于尽,所以提的条件过分是过分,但过分的有限。
就像是鸡肋,让朝廷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们捏死了朝廷的软肋——责任。
朝廷既然为天下共主,维系人族兴亡的存在,责任自然要比那些动辄封山闭门的宗派强了太多,所以他们最终只会妥协。
陈玄烨轻声说道“二门三寺六派已经传来消息,要你解散武者学院,并且朝廷不得再有此类举动,且除此之外还要……,诸君以为如何?”
“得寸进尺。”旁边一州主闻言,不禁面露冷意。
几名文官相视一眼,叹息摇头“江湖匪类,不堪造就。”
在其位,谋其政。
这六个字说的不仅仅只有官场朝廷,在这个世界更是对武者所要求的,最后的一道底线。
若只求享福,却不敢承担,不过是渣滓罢了。
朝廷的公信力,朝廷的威严,并非是靠着什么心灵鸡汤,更不是什么奴化,而是这么多年以来,用无数武者的命生生堆出来的。
镇武阁为何跟所谓的锦衣卫,东西厂不同?为何行事激烈,却没有惹得百姓畏惧,百官厌恶,臭名昭著?
为何满朝文武相互倾轧算计,却没有一个人,对镇武阁权柄过大而挑刺的?
原因也在这里。
一如天海大劫,郡城外有世家,有小宗派,最里面是平民百姓。
然镇武阁的人却一直站在最外面,这就是责任感。如此才造就出朝廷无与伦比的公信力和威严。
陈玄烨忽然看向唐云“你以为如何?”
唐云眯眼沉思着,脑中纷杂的念头争相迭起,蓦得抬头一字一句的道“督主,陛下,卑职斗胆谏言,若是忍了这一步,就再没有机会了。”
此言一出,场静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