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朝(1/5)
元晗对于杨崇的事情再多心痛,可是朝政依旧是压在她肩上沉沉的担子。
御书房里日日人来人往,待得最久的还是崔致与卫弗,几乎是一整天一整天地泡在御书房里。
秋收的日子已经结束,元晗看着国库税收,和这一整年的支出两相比对,差点愁的嘴角起泡。
崔致也看了户部的折子,分析道“自光授末年起,到泰初二十年止,近三十年的时间,南方都在战乱之中,大量田地荒废,人丁减少。北方的税收大部分都用作军费开支,所以国库不丰。”
道理元晗怎么不知道呢?泰初二十年,南北统一,可是南方依旧有小规模的暴乱,土地荒废无人耕种,除了江南富庶之地,其余都要靠朝廷调拨粮食赈济。
长达三十年的征战,不仅南方人口凋敝,北方各州折冲府征用的青壮,牺牲在战场上的不计其数,许多田地都只有男人去耕种。
大周原本的土地制度就是按丁授田,可是没有人口作为支持,什么制度都是一张废纸。
“南方暴乱,堵不如疏,让百姓有田可耕,有衣有食,自然没有人闲着参与暴乱,南朝的遗民也不足为虑。”
“泰初年间,一户人家,女丁授正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男丁减半,另授麻田五亩。二十岁为‘成丁’,可受正田并课役,六十岁还田。每耕种满一年,可得永业田一亩,不受归还限制。授田上可循旧制,臣担心的是,南方的士族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