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跟我一起去西北(4/5)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祖逖和刘琨最终也实现了自己报国的理想,在文天祥《正气歌》有一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说的就是祖逖。
朱佑樘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告诉朱厚照,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至于赵括,朱厚照不想评论,他反正觉得赵括挺冤枉,长平之战打不赢,不光是赵括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赵国的问题,秦、赵两国在长平战场对峙三年多的时间,才发生后面的大决战。
前面的三年对峙,赵军一直由老将廉颇统帅,老将廉颇之所以采用守势,因为他打不过秦军。赵王决定临时换帅,也是因为赵国的国力已经支持不住了。当时就连秦国都出现了男当战,女当运,关中粮仓为之一空的情景。何况国力远逊于秦的赵国,纵使赵王不换帅,让廉颇继续对峙,先崩溃的也肯定也是赵军。
国力不如人,怎么打都不行,打仗打的就是国力,尤其是旷日持久的大战,大明现在的情况就是国力不行,打不起消耗战。
可是大明的国力是假不行,并不是真不行,事实上以大明的体量,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熬得过大明。
北疆的蒙古,只要大明每年派出五万骑兵在草原上来回晃荡溜达,追着他们的屁股打,不给他们放牧的时间,不给他们驻牧的环境,不出三年,他们肯定崩溃。军力人心先不说了,他们的经济条件自己就先崩溃了,吃都没得吃,打什么仗。
到时候他们能做要么就是远迁漠北,要么和大明决战,或者向大明投降,绝对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如果有钱,老子就这么干!”朱厚照出了乾清宫,心里面就是这么想的。
回到自己的咸阳宫,朱厚照转头对刘瑾吩咐道“去,把王守仁给本宫找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