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万历新明

第四百二十二章 僧祇(4/5)

目录

朱翊钧闻言直撮牙花子,心说我担忧的事发生在数百年后,如今的你根本不懂。

于是冠冕堂皇道:“康洲先生此言差矣。成祖时,所敕封木都骨束、术骨达腊等国,其民俱为僧祇人。此乃人,非牲口。既生而为人,即可教化之,岂可视之为畜类?”

整理一下思路,朱翊钧从御座上起身,在武英殿内缓缓踱步道:“朕翻看李贽学说,‘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通为一身也’,又说‘庶人非下,王侯非高’。”

罗万化听了,如同黄钟大吕震荡在心,又见皇帝露出悲天悯人的表情,目光炯炯直视自己,问道:“康洲先生你说,僧祇人难道不是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者吗?”

罗万化低下头,回奏道:“是,但恐少‘四端’耳。”

所谓“四端”的说法,来自于孟子。即“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仁义礼智是人的固有本性,也是人和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

朱翊钧见罗万化还嘴硬,不由得哂笑一声道:“你可以去信问问你的朋友,僧祇人是否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全世界都在等我们离婚 笑傲之望岳 君未成名卿未嫁 我捡垃圾能成宝 绿皮怪的史诗 从炼化月光蛊开始 创业从黑科技体验馆开始 苟入夏朝 仙门赘婿逆袭手记 三国之新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