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间谍(2/5)
然而,所谓的厚待是与其他属夷相比较,远远谈不上后世的民族平等。中原王朝驯服女真从开始就走上了失败的道路。
自永乐开始,女真掳掠大明汉人为奴即为常态。“野人之俗,不相为奴,必虏汉人互相买卖使唤。”女真人并不从事田业生产,生产者都是奴隶身份的汉人和朝鲜人。
女真人互相联盟的方式为血缘关系,并以复仇为社会伦理。“名曰同姓,则甚为亲密,每事同心,勇于战斗喜于报复,一与坐隙累世不忘。”翻译成现代的话是“你对他好他视为理所当然,你对他坏他则恨你入骨。”
以历代没有明确统一的民族政策的明政府而言,对建州女真的忽好忽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例如,成化时期,因对建州女真取得了军事上的大胜,其惧朝廷如1110虎。
此时若明廷携大胜余威,行分解驯化之策,必事半功倍。然而,朝廷仅要求入贡的女真人更好的方物“貂皮纯黑,马肥大者,方许入贡。”而纯黑貂皮的产地并不在其领地之内,因此引发建州女真仇视朝廷——政策令人费解。
在帝国军事强盛时,女真入贡或马市期间,边将“索钱诟辱女真贵人”被视为理所应当,入贡女真贵人“被官儿押解送行,饮食之如犬彘”,这些粗糙的民族政策令羁縻驯化之策完全失效。而边将杀戮女真部众报功讨赏,而朝廷真的给与嘉奖——与厚待女真以羁縻驯化的大政方针完全背道而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