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十)(2/5)
郭三日将了解到的情况讲完后,天空已渐渐泛白,折腾了一宿大家也都累了,好在没有什么奇异的事情再发生,可能是那中年人弄的东西真的起了效果,就在大家的心刚刚放下时,一声巨响传来打破了一切平静。
67扩建——乙001(5)
郭三日领着刘总他们快步的来到发生巨响的那个墓位,偌大的大理石挡板,又一次被抛到了不远处的水泥地面上,而且这一次竟被摔成了两半。可能是因为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将其抛出,也可能是因为多次被搬回产生了积怨,看到这场景刘总也有些慌了。这回挡板都碎为两半,也不大可能再对家属隐瞒一切,但通过郭三日对其家属的描述上来看,这方面应该不用过于担心,以他家属的见识应该是可以进行沟通的,但即便如此,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就让其一直这样发生下去假装看不见啊,别的不说,再有几回估计工地儿的工人就都被吓跑了,到时乙号园的工期也无法按时交工,方方面面的加一起,他这墓园还真是开到头了。
这个行业就是如此,不管干得多大,如果老天爷不给饭吃也就一两年的事,财源如水来就会如水去,想到这些,你说刘总他可能不着急嘛。但让人不解的是,和他一起来的那个中年人到是出奇的平静,好像比来时更有了几分把握。他看了看刘总宽解道“不用过分担心,我说过这不是凶事,不会给你带来厄运,发生这样事情,一定是想给我们什么启示。”刘总听中年人这么说,到安心了几分,但话虽如此,也还是要想一个办法才是。中年人将赶来的几个工头叫了过来,询问这段时间是否有什么其他怪事?几个工头想了想,纷纷摇头表示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事发生,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个工头好像想起了什么大叫了一声道“刚开工建围墙时,东边有一段围墙总是倒,但由于那是一片湿地,土质疏松,大家当时也就没太在意,现在想来会不会是那里有什么问题”,中年人听后马上让他带路赶了过去,大家纷纷在后跟随。
原来东边围墙外面是一片芦苇湿地,他们这个墓园依山傍水建在一个山脚下的平坦地带,山上的雨水顺着山体低洼处流到这里,就形成了几十处大大小小的水洼,漫地的野草和芦苇将其连成了一大片湿地。众人来到这时,正赶上旭日初生,开阔的视野,泛红的草地,让人们不禁为眼前的美景所惊艳。如果不是大家都有着心事,这道真适合驻足看一下日出,但眼下谁还有这个心情呢。那中年人在墙边走了几趟,除了几条排水沟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发现,而这几条排水沟,在方位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即使有个别不妥的,也绝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不由得中年人向围墙外看了几眼,让人在围墙上豁了一个洞,专了出去,就在他走了没几步后,草地里一阵骚动,飞出了一只大鸟,很多人都不认识,郭三日和刘总两个人觉得,应该是一种随季节性迁移的鹭类飞禽。中年人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抬手拾起了一块小石头,向草丛深处的苇塘扔去。随着一声清脆的入水声,上千只候鸟腾空飞起,如条飘动的彩色丝带,融化在朝阳中。中年人转身走了回来,到了围墙内指着那片芦苇湿地道“这一片是园区的用地吗?”,刘总看了看忙回道“是的,这一片因为有水,所以今年不能开工,等明年开春旱季的时候就扩进来一半。”中年人摇头道“这片地不能动,这是一片水泽之地,如这群山的眼睛,动了会出问题。”刘总听完略思索后忙点头称是,又问到这怪事是否和这有关。那中年人点头感觉应该八九不离十是因此而起。
如到来年开春,面对枯萎的草根和皲裂的土地,谁会想到这里会有这么富泽的湿地景象,到时如若真的大错筑成,想改是否还有机会呢?刘总想到这不禁后背冷汗直流,干这行的人除了赚钱,还是讲些道义的。他马上让人将这几条排水道移走,并在这一侧加高加固墙体,对这片草地不再进行任何开发,留作整个园区的绿化带。这个比例也是在有关文件中明文规定的,刘总这个决定从几方面整体来看,都是种最优的选择。
天色慢慢变亮了,公司的人通知了托纳的家属过来一起重新选购了新的大理石挡板,对于这件事以刘总对托纳家属认知水平的判断,完全没有必要对其进行隐瞒,就把前后的事情实话实说了,和预期的一样,他的家人虽然对托纳这么看重这片草地感到很惊讶,但表示完全可以理解。随后一起对托纳的墓位进行了打扫,在东侧围墙加高时,刘总还特意让人买回了几挂鞭炮,在墙内和托纳墓前放了一通,以表自己的敬意。安那个中年人的意思其实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但刘总这心意是可贵的,就没有在说什么。事情到此也算完满的解决了,人们都散去后,郭三日回到了自己的小屋,想着园区那边竟有那么大一片湿地,心中就有一种温暖。
此后,哪个墓位也在未发生什么让人感到惊悚的事,到是时不时的有些彩虹一类的景象在其上空出现,为墓园增加了一抹亮色……
结语
人类的进步标准——对内心的认识,对物质的认识,对规律的把握;
68养女——乙002
这天中午郭三日吃过晌饭,正在无聊的翻着闲书,却被一阵汽车的鸣笛声打断。他无奈的走了出来,看着门前停放着一辆面包车,车身喷着殡仪馆的字样,在车旁边站着个穿短袖衬衫的小胖子,依靠着车门好像并不急于进来,于是郭三日漫步过去问明了情况。
这还真就是不远处市殡仪馆的车,今天上午殡仪馆里来了一对外国夫妇,他们一家三口是来中国旅行的,但不幸的是小女孩突发疾病不治离世。她母亲几度晕厥,在丈夫的搀扶下才勉强来到了殡仪馆,送女儿最后一程。但在亲眼看见女儿遗体推入火化炉的刹那,还是无法接受这强烈的打击,再次昏迷了过去。男人已经失去了女儿,再也无法承受失去妻子的痛苦,在把这里托付给陪同人员后,将妻子送到了医院。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在处理了相关事宜后,决定将其送往儿郭三日的墓园,一是这对外籍夫妇已表示过要将女儿葬在她自己的故乡;再者中国习俗,虽有在殡仪馆存放一段时间,择好日子后再下葬墓园的传统,但国外的习俗可能不同,他们也不可能在中国待这么久,所以不如早做安排的好。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外人不知的原因,这小女孩的遗体火化后出现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状况。遗留物并非如以往那样全部是灰白色的物质,而是在一堆灰烬中有一颗结晶物,肉眼看上去有些像钻石一类的矿物质,但具体成分无法作出判断,总不能将人家的遗体送去化验室去做化验啊,更何况小女孩已经是外国国籍,弄出事情不好收拾,左右思量后决定,还是直接将其送往墓园比较稳妥。这种情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就直接拉到了郭三日这,没有按特殊事件备案上报,因此事情也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其中就包括这个开车送过来的小胖子。可能是出于内心的不安和好意,小胖子在临走时还是提醒了郭三日查看一下,看看有什么需处理的自己调整一下。
郭三日礼貌的送走了小胖子后,回到了自己的监控室,回想着刚刚小胖子讲的话,总感觉有几分好奇,什么叫“需处理的”?送来的只有一个骨灰盒,又需要“查看”什么呢?难道火化后还需要他进行什么进步的处理,这不是扯淡嘛,几千度的温度遗体投入后也就只剩下骨灰了,难道……。想到这郭三日突然好奇地盯着骨灰盒,仔细端详起来,莫非这里面真的有什么不寻常的东西,不禁又摇了摇头,一定是自己想多了,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别说是一个小女孩,任何活物放进去,也都炼化了,怎么可能还有其他东西。但又反复琢磨着小胖子临走前,说话时两只眼睛紧紧盯着骨灰盒的种种细节,内心不仅又升起了一些疑惑,几经思量后,郭三日还是决定先打开看看,毕竟东西是要放在墓园的,出于对各方的考虑,他也有必要认真进行检查一下。
69养女——乙002(2)
郭三日找来了一块红布,将之垫在了盒子底下,把门窗关好并烧了几柱香,将上次从海岛上带回来的护身符取出了两块,一块放入兜里,一块压在了红布下,双手合十在心里于逝者沟通了一番后,慢慢的打开了盒子。待郭三日看清了后,不禁也为之一惊,不大的盒子中间竟然有一颗硕大的钻石,至少看上去是一颗钻石。一个小女孩的遗体中,如何会焚烧出这样的东西,虽然仍充满好奇,但至少安心了不少,看样子这应该不大会对人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正在此时,门前来了辆商务车,至上面下来了一对外国夫妇。郭三日心想这一定就是小女孩父母了,逐将屋子收拾一下迎了出去。在随行翻译的介绍下,如郭三日想的一样,这正是刚刚在医院经全力抢救下才苏醒过来的女孩母亲,旁边的则是她的丈夫。原本医院是不同意她离开的,但在得知,自己在女儿火化时昏倒了没能够在场陪伴,如果这墓园下葬时再不能及时赶过去陪女儿最后一程,那她一生恐怕都不会原谅自己了。院方也考虑到墓园这边相对安静,对人的情绪也没有太大的刺激,也就勉强同意了,但临走时还是给开了很多起到镇定作用的药物,嘱咐了很多,母女亲情常人都是可以理解的嘛。
郭三日在查看了相关手续后,将他们带进了墓园。夫妻俩以事先知道了女儿骨灰早由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带了过来,便要取回亲自捧去墓位。郭三日一时脸上倒有几分难色,要知道骨灰中有“钻石”这种事,其实也不大好说出口的,尤其是眼下双方都不了解,语言还不太方便沟通的情况下,更要慎重些。郭三日思索再三,决定这件事还是少一些人知道为好,便找了一个借口,让那位随行的翻译,在外面稍等一下,自己带着这对夫妇进了监控室。在不大的屋内,郭三日找了个地方,让两人先坐好,随后给他们倒了两杯水,犹豫着站起身打了一个镇定的手势,双手手心向下轻轻的压了一压。夫妻俩也感觉到郭三日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告诉他们,但随行的翻译又被阻挡在了外面,两人彼此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郭三日将小女孩的骨灰盒放在了夫妻俩面前的桌子上,慢慢的打开来。两人原本为郭三日的举动感到很惊讶,张大了嘴,拿水杯的手僵在了半空中,但当看到里面的钻石时,两人一起捂住了嘴,杯子也随之掉在了地上,好在是那种纸制的,并未发出多大声响。过一会儿,那男子才用英语问道“这是我的女儿?”,郭三日一看他会说英语,自己虽然不是很擅长,但双方却至少可以勉强交流了,便将自己了解的大致情况和他们说了一遍。
70养女——乙002(3)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