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求书丹操作手册(1/5)
我前面好几章都铺垫了以后要发生“巨变”,各位看官是不是也等烦了,说怎么还不变啊?我思来想去,这一章还是要说一下我兄弟在隋朝的时候是个什么生活状态,因为我翻遍现在的史书,基本上因为隋朝是个短命扑街的王朝,记录也比较少。属于这个时代人的生活细节就更加少。
你们现在都爱把欧阳询归为“唐代”的人,实际上我这兄弟在步入唐朝时已经六十五岁了。他人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陈朝与隋朝渡过的。
陈朝因为身份问题家里蹲就不多说了,我兄弟在隋朝这个时代,从三十岁的精壮小伙一直走到了六十岁知天命的年纪,却基本都在干同一件事情,一份工作没有升迁坚持干了三十年,是不是对于今天干两年工作必跳槽的你们来说觉得挺不可思议的?而且其实我这兄弟早在隋朝,书法就已经很出名了。
本身,他的这个职位“太常博士”,就代表着这个朝代最高级别的文书工作,应该算国家最高水平,而他又专精撰石碑铭文,日日都在写,可以说,在这隋朝之内,没有人能比他写的字多。
因为是写碑文,所以他上班经常写的就是隶书与楷书,偶尔也会写两个篆书,总之都是端端正正、一笔一划的那种字体。
都说字如其人,其实长久地写一种风格的字,也会反过来对你的性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经常会有人说,搞艺术嘛,要喝点酒,中国艺术史上,酒后搞成千古名作的不在少数。可是我这兄弟写字的第一条便是决不能饮酒,而且他极其厌恶拿笔写字的人神志不清或是精神萎靡,碰到一次就要拉黑名单。如果他知道后世的柳公权说过一句“心正才能笔正。”肯定会疯狂点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