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忻州观察使(4/5)
祝圣哲,他的名字是出自离骚“夫为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书香门第出身,他父亲曾官至兵部侍郎。而他自己是二甲进士出身,不到四十岁便是一州观察使。
祝圣哲虽只是个观察使,到任却很是做过几件让他声名远播的事。
比如他曾经率上千人斩杀了来打谷草的三十人左右小股辽国游勇。
为这件事,朝中御史弹劾他的奏折摞起来有半人高,直言祝圣哲轻启边衅、越权掌兵、慌报军功等十数条大罪。
这些奏章却部被留中,风风雨雨过了一个多月之后,直到辽方表示被杀的那三十人是辽国草寇,不该影响辽梁两国间兄弟之邦的情谊。满朝公卿弹冠相庆,纷纷上折给祝圣哲报功,这些奏折却依旧是如鱼入海,留中不发。但满朝文武也都明白了,祝圣茂是简在帝心。
再比如,他与相州刺史颜恪联名上奏,要废除在厢军士兵脸上刺字的陋习。
梁朝与辽的战争,输多胜少,胜极少,厢军地位待遇又低,逃兵多,因而有脸上多有刺字,也称黥面。颜恪就多次上表要求废除此例,直言这例“辱士战心”、“视国之英烈如行伍贱隶”。
这样的国之重事,牵连极广,自不是两个官员上表就能办成的,但祝圣哲却也因此,在行伍中拥有极高的名望。
宦海生涯,中枢有望。
但这些年来,他却并未感觉到志得意满,反而觉得有些……时不待我。
因为在兵部任职时,他就见识过那个被人称为‘储相’的颜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