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风波定大唐

第三十二章 十节度(3/5)

目录

诸将皆屏息静听,凌烟阁内无一丝杂响。

李祎接着说“其二,东北之契丹与奚。他们原本附逆于突厥,突厥衰落无暇东顾,就都发展了起来。那个张守珪原本也是打的不错,但因为他嫉贤妒能又贪鄙成性,老哈岭一战坏了我军威名,前两年已经被贬至括州,死在任上了,想必你们也都知道,只是莫要学他!”,这员老将说话坦荡直接,此刻以张守珪为例训诫各位边疆大吏,没有丝毫避讳。

他又言道“所幸契丹内乱不断,数年前耶律涅礼杀了契丹王李过折自立,契丹各部再次陷入大规模分裂。但每到春荒,仍有契丹骑兵不断南下袭扰掳掠我河东、幽州等地。整体来说,契丹虽不如突厥强大,但具有其独特的百折不挠之族群性格。这支猎鹰不飞则已,一飞必然冲天!老朽揣度,如不善加钳制,任其发展下去,百年之后契丹必成中原之大患。

以上两点,暂不多说,未来我军最大压力将来自于“獒种”——吐蕃。去岁,金城长公主已经病逝。吐蕃曾派使者至长安报丧,但双方就小勃律的附庸归属问题最终没有达成一致,由此这支巨獒的野心昭然若揭。”

说到这里,老帅将手中御赐的手杖往舆图上一指,继续道“以老朽所见,他们会分兵三路进犯一路西出连云堡,觊觎我安西四镇和西域地区;第二路东出大非川,抢占石堡城,退可扼住兰州、甘州等我军咽喉要地,以便其从容蚕食西域,进则可入寇陇右、河东,搅乱我军腹地,甚至进犯长安也非难事;第三路,如从康巴地区突入剑南道地界,攻占成都,则可以将‘天府之国’做为进犯中原的基地。平心而论,他们杀入平原容易,而我军进取高原则难,届时他们南北呼应,如三只铁钳夹击关中,定然使我军背腹受敌,首尾难顾,其用心何其毒哉!”

这一番话剖析下来,大家都清楚了当前与突厥、契丹和吐蕃的战略态势,但听老帅说“尚有三股暗流”,不知所指为何,更是用心倾听。

李祎又说“突厥、契丹与吐蕃三股势力显而易见,这叫敌在明处,尚不足惧。可怕的是那些看不见的敌人。据说,江上行船的舟子,不怕惊涛骇浪,唯独怕这看不见的水底之‘暗流’——有时候你看浪头向前涌,船身却偏偏后退,你看水面风平浪静,一不小心却被旋涡吸入江底。但如果善加利用,又可以顺流而下,事半功倍。还有三股力量,与我军关系尚不明确,故此比喻暗流。”

“那么,敢问老帅,您所说的三股暗流是什么呢?”在一旁的吏部尚书李适之急切问道。

“这里!”李祎手中的拐杖向全舆图上笃地一指,在突厥版图偏左的区域点了点,在场除王忠嗣之外,其他人都是一愣。

“谁知道这里现在是谁的势力范围?”,李祎问道。

那图上明明标注的是突厥汗国的地域,老帅却要问是谁的势力范围,显然另有答案,天子面前皆不敢冒然作答。

李祎见无人答话,侧头问王忠嗣道“你答!”,口气仍像当年那个令行禁止的兵马大元帅。

“回纥!”王忠嗣轻轻答道,他声调不高,却人人听得清楚。

“嗯!”李祎似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回纥!他们原是铁勒部的一支,居住在乌布苏湖流域,统一铁勒后受到突厥的辖制。与其他北方部族逐水草而居不同,回纥过的基本是定居的生活。他们早年曾出兵助我军灭薛延陀部,若干年来事大唐尚亲,故此与我军未曾相遇。但是据义商通报,回纥曾在乌布苏湖一战中把突厥名将阿史那云启的三万精骑杀了个片甲不留!不管传言是真是假,回纥战力都不可小觑。”

夫蒙灵察插嘴问道“老帅方才说他们事大唐尚亲,难道回纥是友非敌?”

李祎手杖一点,骂道“你这蠢蛋,当了节度使还像当兵娃子时候那样不动脑子!”堂堂的安西节度使,在他嘴里骂来就像自家孙儿一样。

原本性如烈火的夫蒙灵察却不着恼,他挠着后脑勺,笑着吐了吐舌头,大家见了也都不禁笑出声来。

李祎说道“回纥与大唐亲善,本质是因为有突厥势力的存在。毕竟,以他们现在的力量对抗整个突厥汗国,还是不够的。然而,假如突厥这头老狼继续衰落下去,回纥就会有机会取而代之,那么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与大唐的关系或许就会成为另外一种状况!”

他又将手杖指向西南,说道“这里是近年来崛起的南诏。他们先后征服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圣人赐南诏王皮逻阁为云南王,本意是叫他归附大义,侍奉唐土。但也有情报显示,他臣服大唐的同时也与吐蕃暗通款曲,首鼠两端。若不加提防,定然危害西南,成为吐蕃的帮凶。”

兵部尚书牛仙客也是在边陲拼杀多年的老将,听了李祎的分析,也连连点头称是。

李祎顿了顿,继续说道“最后,则是远在西域以西的黑衣大食,他们多年来主要与我通商,西走陆路至安西四镇,南走海路,可抵达广州。据说黑衣大食君主称为“哈里发”,他们已经取代原来的白衣大食,还觊觎我西域诸国和陆上、海上两条丝路。据报,已经有大食的细作拉拢西域诸国,要他们叛唐倒附,广州府也有大食海寇的踪迹报来,可见其志不小,我断定,十年内我军在安西地区与大食必有一战。”

说完这番话,他又瞪了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一眼,叮嘱道“你尤其要小心。”

“诺!”夫蒙灵察此时也不敢再开玩笑,胸脯一挺,慨然应道。

“好了,说了这么多,都是现成的。主要说对策,请陛下明示。”李祎向天子行个军礼,便坐了回去。

天子李隆基向李祎点了点头,转头向太子李亨问道“太子,你说怎么办?”

李亨慌忙起身,躬身辞道“父皇明鉴,儿臣不通兵事,不敢妄言,还是请诸位将军阐述吧!”

天子点了点头,似是而非的“哼”了一声,转而言道“各位将军,你们先说!”

诸将又是“诺”的一声应命。

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率先答道“吐蕃狼子野心,趁其羽翼未丰,应先行剿灭。近几年,我军与吐蕃在青海一线打了几仗,已知吐蕃虚实。臣愿自领一军入大非川,先破吐谷浑,再下逻些城。”

他近年经略陇右,屡破吐蕃来犯之敌,今日又身处凌烟阁中,不由得豪气顿生,此言一出,自有一番英雄气概。

河西节度使盖嘉运年纪最长,见被皇甫惟明抢了先,心中不服,揶揄道“皇甫将军有一腔豪情,末将佩服。不过,大非川地势险峻,过了青海湖之后还需要翻越积石山、巴颜克拉山,强渡牦牛河,转从唐古拉山口入,再经野马驿,纳木湖,方可抵达逻些城,这一线逾四千余里,强行军也要三月有余,且气候、地形复杂,有些地方终年积雪,高原地区行军非我军所长,战线拉得太长,给养和兵源补充都是问题啊!当年薛老令公兵败大非川,皇甫老弟不可不鉴啊!”

“吐蕃能做到的,我大唐健儿就做不到?盖将军这番话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吧?”皇甫惟明反唇相讥道。

“哼!”盖嘉运鼻子里不屑地哼了一声,故意不去理他。

皇甫惟明见他一副皮里阳秋的样子,心中愠怒,便想再揶揄他几句……

“议事就议事,不得动了意气!”一旁的李祎及时威严喝止,二将这才不敢言声了。

“依末将看……”夫蒙灵察方才被老帅责了“不动脑子”,此刻想找回些面子,言道“不如假意从大非川进兵,实际却直接自安西四镇出兵,先破连云堡,突入小勃律,再以之为立足点击破大勃律,经羊同、象雄、叶如一线直逼逻些城。此路线先难后易,只要完成前两步,后面的行军路线就大大缩短了,且气候、地形也并不过分复杂;有疏勒、于阗二镇为后援,给养也不是问题。”他久在西域掌兵,地理极熟,此言一出,在座君臣均觉有理,他自己也兴奋地望向李祎,如向等老师点评的小学生一般。

谁知,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却“啧”的一咗牙花子,似有不同意见。他身材消瘦,性情也极为沉静阴柔,缓缓道“此声东击西之计好是好,只是有两点弊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漫威创造诸天 斗破之海王的传奇一生 从废土开始疯狂进化 桃之夭夭不见其华 535班列车 斗罗大陆之精灵斗罗 ben10里的scp 第一武门 相思扇 圣道无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