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口之家生活日常(2/5)
看到强子婶子泪流满面,英娘停了话头,忙拿出汗巾帮婶子擦泪。强子婶子擦了擦泪水,带着哭腔说“孩子你们不用说了,我都明白。你们这是可怜我这孤老婆子,想让我这老太婆能生活得好点,我是怕我这苦命影响了你们啊,既然你们这么说了,我就留下。不过我可跟你们说真要是我连累了你们,你们可得让我走,要不我的心不安!”“好,你就放心
李学文只耽误了一天就又接着走货去了。有了地瓜事件,让他对做人有了新的感悟,对人和对事多了许多真诚。原就和气的文掌柜就更和蔼可亲啦!
十里八村的跟他混熟的人很多,现在是秋天收获的季节,每天都会带着乡亲们给的山货回家。强婶子毕竟是村里长大的,对这些山货处理起来比英娘利索。再有就是按照小晚儿的要求做,自从帮娟子买了药,娟子家对李学文可是念念不忘。乡下人也没啥,特别是娟子家就更没啥能送人的东西。得空娟子爹收了点细荆条,给李学文编了一套五个大小不一的簸箕。这可帮上英娘他们的忙了,晒了不少干菜,也腌渍了不少泡菜,这里也有小晚给英娘准备的。英师傅不能白叫啊,怎么得也要给徒弟点念想啊。
再说自从品斋宴上,僧人们吃到了英师傅的泡菜,那是念念不忘。前几天英娘去禅院见大和尚,斋房掌事就直接追着英娘要泡菜吃。要说得找对人,这掌事本人就是吃货,让他管厨房也是因为他会做饭。志远不吃素,在大厨房里做不好,所以掌事慧庸就在志远休息的院子给他单做。但也是志远馋了的时候。早饭不用,晚饭自从跟小晚儿要饭了,就再没做过,有一年多没单做了,所以这吃货也馋了,对泡菜更是想念得紧。
英娘已经单独送他一钵了,看样子是吃没了。英娘还是很了解这徒弟的,他在禅院门口一站,英娘冲他一点头,他忙上双手合十低头施礼。送走大和尚,英娘就给慧庸拿了罐什锦泡菜,比前次的辣白菜更好吃。这可就找事了其他掌事都来找英娘要咸菜,这没法了,单独给他们做吧!
强子婶现在那叫一个精神,穿着英娘给她新做的衣服,脸上经过修养也泛起了红晕,说起话来脆生生的,一点也找不到刚来时的影子。小晚儿希望强子婶能更好的生活,就问婶子闺名叫什么,婶子说叫兰花。小晚儿就提议,大家叫兰姨。这个称呼得到了李学文和英娘的响应,兰姨就这样叫开了。强子婶自己觉得叫什么都无所谓的。小时候在家爹娘跟她叫二丫,长大了外人叫她兰花,可出门次数太少了,在娘家就没几个人叫过她。还是刚嫁人时当家的叫着,后来有了强子,连当家的都换成孩子娘了。小晚儿不问她都想不起了,其实她也才三十岁,哪里老啊,这也是小姐说的。是啊,自己哪里老啊,有这样的好日子得好好活着,代替那爷俩好好过生活,这话也是小姐开解她时说过的。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几句话说得人打心眼里舒服!
英娘要做泡菜,兰姨不让她洗菜,秋天水也凉。怕她受了凉将来对孕事不好,只让她切菜配料。虽然她们叫泡菜的菜,她没做过,可是洗菜什么的她会啊,干活儿那在她这不在话下。一会儿的功夫菜洗完,还帮着英娘把料汁涂抹在菜上再放到缸里。
这些事要是英娘一个人就是一天的活,可是让兰姨做起来,小半天东西都收拾完了。这会中午,她们不吃午饭,但每人都吃一点小食,这是小晚儿要求的。辰时李学文就走了早饭就是那时吃的,午时还不饿。未时又吃晚饭,太早了就把午饭省了。
要是李学文在家,就是三餐。申时再吃晚饭。因为有时间,所以这个日子的晚餐都是大餐。大和尚也是再这样的日子把嘴吃馋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