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江边渔火

第二章 大相国寺生活(3/5)

目录

这不去山门镇卖货时,换回来不少鸭子,都被小姐做成了吃食,送到酒肆卖了。这个得详细的说一下。山门镇在大青山脚下,再往里走就是大青山了。大青山特别大,据说翻过大青山,能到省城。不过山路难行,人们还是走官道,虽然得多走五六天,可是人们也不会走大青山,真没有路啊!大青山里有十一个村子,山民都到山门镇来换东西,所以路虽然远李学文还是愿意来的,跟山民换的东西都很好。去山门镇两次后,他就根据山民的介绍,进了山。围着大青山的五个村子还好,没有太不好走,就是僻静。林间小路,走到村头才能看到人。山路吗崎岖不平,走起来慢了点,所以李学文基本都在走,叮当的铃声让村民听到都会口口相传,广而告之。有人买东西换货,他就停留一下。没人他就往下个村子,因为路线是固定的,所以有赶不上的村民,在路上也能撵上他。文掌柜心善好说话,把山民在镇子上换不掉的东西都换了,山民一窝蜂似的,推崇他。每个村的村长都对李学文很客气!

村子因依山而建,所以都不大,但地方都很大,村民却不多,住得也有点分散。家家有事都是互帮互助,这样村长地位就显得很重要。这天李学文去最里面的村子,大沟村。其实这个村是在山坡上,只是坡后是一条大山坳。因山坳上不长东西,都是荆棘条,人们就跟着叫荆条沟,所以大沟村就这样被叫开了。坡地加上林子里不产东西,所以这个村是最穷的。李学文之所以会来是小姐要求的,让他做到销售无死角,哪个地方都得去,虽然他不懂为什么,但秉承听小姐的准没错,他按天的来。有时能卖点货,但基本收货的时候多。这不今天还没到村口就见,一帮人又吵又闹。走进一看才知道,是村长带人要去看病。村长叫王大贵,这个村当年是逃难来的,都是一个地方来的,所以村里的人基本都姓王。带去看病的病人是村长的二叔家的小孙女,8岁了叫娟子。因是家里的大孩,平时活没少做,就是摊上重男轻女的人家没办法。吃不饱穿不暖,这不累病了不给看不算,还要给扔后沟去,任其自生自灭。邻居看不过去告诉了村长,大贵把人截了下来。想把孩子带去瞧病,可二婶子就是孩子奶奶说啥也不让,这不撒泼打滚就是不行,还好大娟爹娘不错,跪地乞求,怎耐不行啊老娘不同意也不给钱。李学文一看孩子,真是可怜啊,8岁按理也是大姑娘了穿得衣不遮体,瘦得手青筋暴流,细小的小手全是口子和老茧,哪像孩子样啊。这村里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孩。他不知道能见到他的都是富裕家的娇孩,像娟着这样孩子,比大人还累。早起帮忙做饭,收拾碗筷,捡材薅草,洗衣担水啥都得干,不是山里就是地里,哪有时间出来看热闹啊,买点东西那更是想都不用想!看那小脸就知道是长期吃不饱,可能再感上风寒,可不就一病不起了!这是烧迷了,想起小姐教的一些常识,就唤人拿来点热时,他给加了点红糖,给孩子喂了点糖水,结果孩子迷迷糊糊的说话了。大伙一看孩子有救,就央求了李学文带他们去看大夫。李学文也不含糊二话不说,掉头就走带他们去了镇上找大夫。村长大贵见是文掌柜带着不会有错,就没跟着。娟子爹和娘跟着文掌柜就去了,结果这俩人没想起跟老娘要钱。大夫一让拿药付钱,傻眼了,没有钱啊。好在文掌柜没走,代他们付了药钱,又给了一包红糖,嘱咐他们藏好给孩子补身子。夫妻俩千恩万谢,一个劲的要给文掌柜磕头,弄得李学文这不好意思就急急忙忙的走了。

等再去大沟村时,娟子爹早早就在村口等着他呢。说没有钱还欠的药费,要把家里鸭子给他抵债。李学文说不用,村长王大贵过来帮着说,这堂兄弟再实诚不过,这鸭子是孩们捡蛋孵的,养在沟口的水塘里的,本来老太太是不给的,是娟子爹跪了一个时辰,大伙七嘴八舌的说得王二奶奶没了脸,才不得以同意的。听了这些,李学文就决定收了鸭子,日后娟子家有事己所能及的一定得帮帮。鸭子一共有八只,按市价正够药钱,糖钱是没有的。可李学文觉得得给娟子留点希望,就偷偷塞给娟子爹十文钱。见娟子爹要推拒,急忙制止,并告诉他手里有钱心中不慌!这是小姐告诉他的,他觉得太有道理了,就一直记得。现在他觉得这句话对娟子爹特别有用。堂堂七尺汉子,居然连一文钱都要不来,无论是跟谁要,都是人生失败啊!娟子爹真是个实诚人,怕文掌柜不好带鸭子特意编了鸭笼。放货车上稳稳当当的一点也不影响卖货!

当地人不爱吃鸭子,嫌鸭子腥味大。娟子是捡的野鸭仔养在水塘里,没带回家去。本来想着鸭子长大了,杀吃了解馋的。看爹娘为药钱发愁就说了,鸭子的事。可是等娟子爹把鸭子带回来,娟子奶奶说啥也不让给了,非要留下。说东西是家里的她就说了算。弄得娟子爹跪地哀求都不行,还是隔壁王二郎家的看不下去了,偷偷打发孩子去告诉了村长,村长让小孙子过来传话说,不还文掌柜的钱,真把文掌柜的给惹生气了,以后影响村里人买东西,就由她们家负责!别看王家小儿不大,说起话来脆快着呢,愣是让泼妇王二老太太,闭了嘴。可是却没让娟子爹起来,足足一个多时辰,下地干活的收工回家来,都往院子里望,指指点点的王老头有点挂不住颜面让娟子爹起来了。这么一闹腾,娟子家是出名了。都说后娘难当,这回是看到了后娘手里儿女活着不宜!连带得儿孙都跟着吃苦。这小娟子不就差点没了命!娟子爹看鸭子绑起来也是不老实,就编了两只鸭笼,用的是细荆条结实又好看。

李学文收到鸭子时就想,卖是卖不出去了,看跟谁相处得好的,就送去一只当是联络一下感情吧!回家卸完货,英娘看见鸭笼,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小晚儿听完乐了,笑着对李学文说“咱们怎么会赔钱呢?我们赚钱才对!”看着自信满满的小姐,夫妻俩虽有疑惑,可还是好奇小姐要怎么卖鸭子。

因为李学文太好奇了,所以吃完晚饭,小晚儿就指挥夫妻俩加工鸭子。先把鸭子都杀了,鸭血全部留下做成血块。鸭毛也让英娘按不同的部位分别收装起来。鸭头,鸭翅,鸭脖,鸭蹼都切下来,然后调来一锅放了香叶,草果,茴香,姜好多中药,还有糖和花椒还有他们自己做的豆酱里撇出来的油,小姐跟它叫酱油。都忙完夜都有点深了,小晚儿只把鸭子放在汤料里,没有做说是等白天再做,让他们去休息。

第二天李学文早早的就收了货车,他想尝尝昨天的鸭子。还好鸭子做好了,英娘按不同部位把鸭子分装起来,除了整只的鸭子,李学文都吃了一遍,包括鸭肠。没想到连鸭肠都能这么美味。这些小晚儿让李学文拿去城里的酒肆买,按个卖的,鸭头鸭翅鸭蹼是一套一文钱。鸭肠放小盘里,二文一盘,无头鸭五文一只。这样一只鸭子让李学文卖了十文,这样一只鸭子就出了药钱。八只鸭子李学文卖了一百二十。咋这么多呢,连鸭心鸭珍鸭肝都让李学文卖了,这还有让店家尝的没要钱的!原想做善事亏钱也行,没想到还赚了一笔。这点吃食一送到店里就被吃酒的人给瓜分了。虽然没有辣椒,但是有麻味儿,很得吃酒人的喜欢,直言明天还要文掌柜送货。李学文也会说,这是帮熟人试着做做的,看看有没有市场。等正式做了还请各位捧场。这文掌柜抱着拳含着笑,让人看了就愉悦。各位食客包括酒肆老板小二,都笑着回应说好好!李学文是快步回家啊,你说小姐咋这么厉害啊?这都能赚钱!他得快点回家好跟小姐和娘子分享这份快乐!

再说英娘还真是惦记着这生意,虽然坚信一定能卖出去,但要是连功夫钱没赚出来,还是有点失望的。等见李学文含笑进门,虽然他未开口可是英娘的心是彻底放下了。让李学文换了衣服,再去厨房端吃食,准备吃晚饭。今天的饭有点特别,小姐让她把青菜,面和鸭血块都放到卤汤里一起煮。像汤面还像炖菜。为了口感好,小姐特意嘱咐把汤先煮开,面条煮好,等李学文回来再把青菜和鸭血放汤里,待菜熟再把面放里,然后出锅即食。这边李学文洗脸换衣,这边饭好他出来正好帮忙端饭!李学文也没见过这样的吃食,用询问的眼神看着自家娘子,英娘笑着摇摇头,她也是按小姐说的做的,不知道这是什么。也不是他们见识少,是他们所在的这个国度对面食做法实在太少了,人们只会做大饼还是蒸的,因为口感不好,饭铺里一般不卖!面汤就是面糊汤稀稀的,不能当饭只有没粮食的时候,人们才会做。麦子在济州这边种的不多,不是收成不好,是这边水田多,人们种稻谷的多。麦子只旱地种,但旱地也不是所有的都合适种麦子,遇到坡地人们就会种谷子和高梁。本来就是非主流的作物,加之做饭的农妇活计多,饭做熟能吃即可,哪里还研究怎么做啊!小姐也不知是怎学的,对面食那叫一个精啊,做的花样多,训练得夫妻俩都见怪不怪了!他们不知道现在的慕容婉是地道的北方人,爱吃面食。作为职业吃货,做饭的手艺怎么会差啊!?

晚饭摆在厅堂,来客坐的八仙桌上,三人围坐在一起没分主次,就更没分桌而食了。这可不是英娘不守规矩,而是小晚儿,不让!英娘听小姐的,李学文听英娘的,所以这规矩就没了,变成一家人围桌一起用餐了。唯一特殊的是应小晚儿的要求,给小晚儿定做了只高脚凳子。这样小晚儿坐在桌旁吃起饭来方便许多!这登子平时也摆子厅堂,有时小晚儿会客也会坐上去,不过得英娘帮忙,太高她自己上不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楼沐风雨候夏音快穿 万灵主君 意志少女漫漫路 天人开天 血统什么的不重要啦 西游之诸天人物分身 邪骨I 假面骑士时王之凯皇 我来凡界讨个夫 快穿之大佬的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