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江边渔火

第二章 大相国寺生活(2/5)

目录

这些个也和小晚儿没关系!在寺庙里修行的小晚儿被主持安放在居士住的宅子。还说小晚儿佛缘好,现在太小了长身体要紧先在外养着,等身子调养好了再入寺。还请了两个信众帮忙照顾小晚儿。这信徒一个是紫娟,因她记得自己名唤英娘,随夫姓李;这男信徒就是英娘的丈夫,走脚的货郎李学文。要说人和人讲的是缘分呢,李学文和紫娟一样是被人贩子拐来的,不过李学文比紫娟大两岁。偷跑了,在济州做了乞丐,后来遇到紫娟,对于他门来说,他两就是亲人!紫娟把月钱都给了李学文。李学文也是个努力的人,十五六岁的年纪,就当了货郎。走街窜巷,虽然只是卖针头线脑,可养活自己不成问题。在他心里一直掂记着紫娟,一是想抱恩,二是想娶她。抱恩就是得多赚钱让紫娟有钱,这好办他把钱都攒着,几年下来给紫娟赎身的银子就存够了。可是他不敢跟紫娟说,在慕家过的是啥日子,出府过的是啥日子,天壤之别啊。至于娶紫娟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紫娟漂亮能干,将来做管事娘子都是低嫁,没准哪天被老爷看上就做了姨娘。想的明白可是管不住心啊。一听说慕家夫人没了,他的心思就活起来,生意也不做了,就在慕家门口晃,专门打听慕家的事,也期待能看到紫娟。还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紫娟一出门就被他看到了。紫娟也没把他当外人,这些事都是他帮着办的。要不哪能那么快就办好啊,单说那男人的衣服就不好找啊。毕竟他走街串巷了解市井,要不小晚儿也不会那么顺利的把大相国寺的主持给拿下。听了紫娟的安排,积极帮忙配合紫娟把小晚儿送到预先买好的院子。办好紫娟的户籍,大着胆子求婚成功,让娘子有名份,自己有了家,虽然这个家得要两三年以后才有,可是他依然开心的能在梦中笑醒!

小晚儿一个人,遇到了义仆,结了善缘。就这样三个人生活在了一起。什么吃斋念佛,对小晚儿根本没有,李学文是尽自己全力让主仆二人吃好穿好。小晚儿穿的跟慕家比不了,可跟普通富家女可是要好得多。英娘就不用说了,就头上的发釵总是最时兴的。当然银钗多,金钗少。一是李学文没那么多钱,一是英娘不让他买,太招遥了惹事。

李学文跟着小晚儿可以时,时来运转天降财神啊。小晚儿出钱给他买了辆驴车。经小设计成现代的移动商店。并让他改变思路以物换物。这样可是把针头线脑的生意给做活了。英娘在小晚儿这吃货的带动影响下做了些鸡蛋糕,山楂片,各种果干小零嘴。一并放到李学文的车上,每天赚些鸡蛋青菜糙米也够他们三个人吃的。李学文一月走下来,比原来的一年收入还多。也认识了不少食铺的老板,因为他会把收来的菜送货上门省去了,出早市的饭铺去夜市买菜的麻烦,而且价钱还会比市价便宜些。就这样李学文的货车就变成了移动的百货超市,代预定的还带预售。手里边的订单那叫一个全,什么张家的绣品,李家的菜,阿公的烟叶,阿婆的衣裳,姑娘的胭脂水粉,孩子的玩具零嘴……全了。还有就是,他只走近郊,不抢店铺的生意,不占走街串巷的货郎的生意。偶尔遇到天气不好,他还给挑脚的货郎行方便,带他们一程或让他们在车上避一避风雨。一时间文哥的生意火得不要不要的,人缘好到爆棚。要不是李学文意志坚定,那媳妇都得乌央乌央的。

说这些就让李学文对小晚儿,佩服的五体投地,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小晚儿教给李学文一套记账的表,接货一份,卖货一份,订货一份……所以别看事情多东西杂,李学文做起来忙而不乱!李学文的口碑也在这时候传扬出来的,人家说他是万事通。做什么事都有条不紊,没有他不收的也没有他不卖的。

他就这样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和三教九流的人脉。当然对小晚儿那是言听计从。跟英娘在一起时总是称小晚儿,小人精。李学文很聪明,小晚儿用了几个晚上教他基本笔画和字的拼读,然后就是怎么制表填单。后面的都是英娘教的,就这样急匆匆地学习,到后来还能背《论语》《诗经》。字写得也尚可,起码一笔一画,中规中矩。每当小晚看他汇帐和学文化时就感慨,真是被古代耽误的学霸啊!英娘守礼跟李学文商量,跟小晚睡正房。李学文睡厢房,正好在外面看门还安全。这些外人是不知道的,在外这对男女信徒虔诚,忠厚仁义对小晚儿照顾的无微不至。非亲非故的人不是佛主教化,怎么能做到这样。真是我佛慈悲啊!李学文的生意是蒸蒸日上。

小晚儿和英娘也没闲着,每天做小吃食,并且英娘的针线活也好,总是给小晚儿和李学文做衣服做鞋。当然怎样做都是按小晚儿说的或画出来的做!小晚儿这里可好了,小抱枕,小娃娃,家居服睡衣全了。文哥穿的那叫时尚啊,不一样的颜色,跟别人的衣服总有差别,但总是最好的看的。弄得李学文和英娘都想开裁缝店了。说实在的要不是小晚儿压着,而且现在真不是时候,他们俩都不知道想开多少店了。

李学文每天都会给小晚儿讲一路的所见所闻。哪怕是路边的野花开了,也会给小晚儿讲一讲。当然做生意的心得,就更是汇报得详详细细,还要做笔记。这些都是小晚儿要求的!

小晚儿说市井见闻是百姓民生,关乎江山社稷。田园风光桑农经济,才是生计根本,自然天气关乎人们的生存,异样的天气早发现,人们早有准备,能救命!虽然李学文不是很理解,但是小姐的话那就是圣旨!

每天寅时英娘就起床了,给李学文做饭,帮李学文把货物按照单子放到车上(相当于现在的配货)。李学文卯时就出发了,一天走两个乡镇,一共八镇,走五天货休息进货一天,六天一个循环。有两个镇子太远跟他们现在住的地方相反,所以一天只去一个。周边一共八十九村子,他基本都有路过。遇到有杂货铺或有人往返集市代买东西的,他就小做停留卖点稀罕物。既不影响了人家生意,也给自己的生意传扬传扬。就说他家包装独特的鸡蛋糕,可是让乡绅地主们喜爱一时啊。城里都没有,自己家人吃,还是送人都是合心意的东西。小辣条,动物型的小糖球,炸得酥脆的贝壳酥,就是孩子们的最爱,一文钱买一小碗(李学文自制的小木碗),没钱用物换也行,一个蛋换两三碗不定,冬天三碗,夏天两碗。时令的果子野菜,都能换到吃的。就没见文掌柜生意做得这样灵活的。穷人光顾货车的次数越来越多。文掌柜也越来越亲和,什么李老伯啊,张阿哥啊,王大娘……夏天蔬菜多,听小姐的吩咐,收的菜能卖的就卖了,不能卖的小姐带着英娘,做成了泡菜,准备天凉没菜吃的时候卖给食肆。山野菜居然也让小姐做了泡菜,这让李学文和英娘惊奇不已。期待能吃到美味。有些果子也让小姐做成了蜜饯,他们家那东西堆的全了。可就这样只进账没出账,以物换物收的钱进货赚得更多。午时李学文就开始往回返。送菜小补点缺得多的货,未时基本能到家,申时吃了饭算账。每天晚上算账,李学文都乐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同样的东西,转转手每次都这么有账进。听小姐的建议,铜钱换银子,银子换金子。除去小晚儿给的驴车钱,货物都是原来的存货,现在的货都是一点一点补的,所以李学文可以说没什么投资,可是钱却如潮涌来。还有金子,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存金元宝,一两的小元宝让李学文兴奋了很久!小姐什么都懂带回来啥东西都能用上,再变成钱第三章文掌柜救娟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楼沐风雨候夏音快穿 万灵主君 意志少女漫漫路 天人开天 血统什么的不重要啦 西游之诸天人物分身 邪骨I 假面骑士时王之凯皇 我来凡界讨个夫 快穿之大佬的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