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初唐大农枭

第两百五十六章 乐业安居(3/5)

目录

“不是观政,是学政吧!”

于秋笑着看了杜如晦一眼,又道,“不过这也没什么丢脸的,只要不是涉及洺州人民利益方面的问题,洺州都是对外开放的,别说是你们这样朝廷派过的钦差,就是洺州的普通百姓,想要去都督府了解洺州的政策,都督府都是欢迎的,甚至还会派专人跟他们讲解,尤其是政务方面,未来基本会走向公开透明,因为,只有接受所有百姓的监督,我们才能够做到公正廉明,这方面你们想怎么学,学多久,都没有人管你们。”

“只有接受所有百姓的监督,才能够做到公正廉明?”杜如晦和房玄龄同时回味起于秋讲的这句话,顿时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自秦汉以来,皇权是很难下到县的,李唐也是如此,州官县令大多是世家门阀子弟,他们对于地方的事务,几乎可以一言而决,只要不抗税造反,朝廷基本都是不会管的,这就导致了地方官员贪污很严重。

朝廷对百姓实行三十税一的轻税赋,可而实际上,百姓们可能承担的是三税一的重税赋,有些严重的地方,甚至一大半的产出,都会被税吏给收走。

这个时代,民是不可以告官的,朝廷中枢在税赋账目上没有查到什么错漏,对地方上也就爱管不管了,有些地方上百姓实在穷苦的有点过份了,朝堂上听到风,派人来查,可派过来的,有可能是另一个贪官。

因为,大多数官员都是出身世家门阀的,他们官官相护,只需要把百姓贫苦的原因归咎在天灾上面,朝廷基本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实在过不去的百姓,就杀官造反呗,所以,历史上李唐初期每年有那么多造反党出现,每次都有许多百姓跟随,直到李世民上位,肃清吏治,真正实现了轻徭薄赋之后,情况立即就好转了,能够吃饱喝足的人,大多数是不会冒险造反的。

前后的两次反思,让房玄龄和杜如晦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国家内部叛乱不断,百姓们困苦的根源。

不过,知道根源是一回事,能不能解决问题,却又是另一回事,朝廷现在不具备大量清理世家门阀子弟出局的条件,就像洺州扫盲班出来的百姓,根本无法满足洺州的发展需求一样,问题出在民智不足,可以帮助朝廷管理天下的人才太少这个点上。

朝廷目前在这方面是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的,除非老百姓们个个都能读书,能够涌现出很多人才出来,取代世家门阀子弟在朝堂上的地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最强女婿 极品狂婿 重生野火时代 踏天龙皇 女总裁的全能高手 南宋游记 特种兵之神级兵王 丹道宗师 总有温暖等着你 都市极品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