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采购(4/5)
几种调味料和酱醋之类的买完之后,于秋又要了几捆织鱼网的丝线和一些织网用的梭子,一齐算下来共计两百贯,这让于秋直接放弃了去粮店买面粉的打算,因为他手头上的钱已经不足三百贯,买米面也买不了多少了。
杂货铺的掌柜看到于秋没有用散乱的铜钱跟自己结账,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这个笑容,瞬间就被于秋捕捉到了。
集市上的商贾,更愿意用轻便的丝帛结账,原因是战乱期间,铜钱贬值太快,丝帛携带方便,必要时,还能当作保暖之物裹身,更加实用保值。
“掌柜的,如果我把多余的丝帛,部在你这里换成铜钱,我要买的东西,你能不能给我算便宜点。”于秋看了看杂货铺居然也有黄豆卖,开口询问道。
“当然可以,不过,也不能便宜太多,你看上了什么货物,尽管说来。”掌柜的收起笑容道。
此刻,这个掌柜已经意识到,自己更喜欢丝帛,不喜欢铜钱的心理暴露了。
于秋看了看对面粮店门口悬挂的大米三千钱一斗,精面四千钱一斗的价格牌之后,指了指杂货铺内那些用来做豆酱的黄豆袋子道,“您这些没有做成酱的黄豆多少钱一斗?”
“一千五百钱一斗,整石买,用丝帛结算的话,倒是可以给你算便宜一点。”掌柜的看了一眼于秋独轮车上价值三百贯左右的丝帛道。
黄豆虽然也是可以给人果腹的食物,但是多食容易胀气,在这个时代的主要用途其实是喂马,价格一般比糜子,蜀黍,栗米等更便宜一些,只有大米一半左右的价格,由于其种植简单,产量比水稻和小麦大些,市场上倒没有像米面那么缺货。
一斗一千五百钱,一石就是十五贯,二十石三百贯,于秋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开口道,“我买二十五石的话,算三百贯如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