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汉化从娃娃抓起(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5)
百姓们是欣喜若狂,根本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情落到自己的头上,纷纷迫不及待的将自家子女送到金州军设立的学校里。
没错,金州军不光要求男孩子上学,女孩子一样要上学,再一次刷新了朝鲜百姓对金州军的认识。
在儒家文化圈里,重男轻女是一个普遍现象,朝鲜自然也不例外。要不是金州军要求适龄儿童都得去上学,而且的待遇确实很优厚,朝鲜百姓真不一定愿意将自家女儿送出去上学。
不过百姓都不傻,而且喜欢占小便宜,以前不让孩子读书是因为穷,没有那个能力。既然金州军免费的学校,让自家女儿去认识一些字,学一些本领也是好的,将来也能嫁个好人家。反正又不要钱,还能吃饱肚子,换一身新衣服,干嘛不去?
与普通百姓的兴奋不同,朝鲜的权贵家族得知金州军推行免费教育之后,心情犹如跌入了深渊,比死了爹娘还难受。
这些朝鲜权贵之所以能够长久保持富贵,除了出身之外,与他们垄断知识也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鲁若麟让朝鲜的平民子弟也读书,以平民子弟的数量,出人才的概率比那些权贵们高多了,以后做官再也是权贵们的特权了。
而且鲁若麟唯才是举的用人风格,注定了权贵之家们再也不可能垄断朝鲜的朝堂,衰落几乎肉眼可见。
虽然预料到了自己的未来将不再辉煌,但是这些权贵们什么都做不了,要么去适应,要么灭亡,金州军并没有给他们多余的选择。
朝鲜的学堂全都是征用的豪门大院,环境甚至比很多衙门都要好很多,可见金州军对教育的重视。
崔永建和李义仁带着鲁若麟视察其中的一所学校,这个学院可谓是金州军所办学校中最大的一个,一共有上千名儿童在这里就读。
这些儿童中不但有汉城居民的子女,甚至有很多失去父母的孤儿。这些孤儿不但在这里学习,甚至直接就住在学校里,这也是金州军广为朝鲜百姓称赞和拥护的原因之一。
通过这些年的教育,金州军的人才终于开始出现一个小的井喷,不说成为高端人才,起码掌握基础知识的人是越来越多,安排一部分人到朝鲜教书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