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局势变幻(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5/5)
特别是金州军在南关战役的胜利,大大加强了人们对金州军的信心,山东那边自发前往辽南的百姓就更多了。
金州军的水师日夜航行在登州至旅顺的航线上,为那些移民船和商船护航,没有任何人敢进行阻拦。
比海上实力,登莱水师在金州军面前完全不够看,非但没有参与封锁,反而积极的参与到和金州军的贸易中来。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对金州军的封锁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金州军繁荣的经济还带动了一水相隔的登州和山东,不但为金州军输出了大量的原材料,还大做转手贸易,赚了不少的钱。
金州军甚至在登州与当地官府和世家大族合伙建了水泥工厂,规模庞大,不但供金州军自己使用,还大量外售,是合作共赢的最佳典范。
有这么多的利益纠葛,朝廷想要山东与金州军断绝往来不是开玩笑吗?
朝廷原本想趁着局势好转好好修整一下,恢复一些元气。可惜朝廷的好日子没过太久,已经招降的张献忠在谷城又反了。而且在投降朝廷的这段时间里,张献忠蓄精养锐,再次反出时实力反而更加强大了。
而且张献忠的再反在农民军中引起了连锁反应,罗汝才、马守应部也起兵而响应,并到谷城与张献忠会合。隐伏在商雒山中的李自成也重整旗鼓,经湖北郧、均地区进入河南。农民起义的烽火,又一次在中原大地上燃烧起来。
此时朝廷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初招降张献忠的熊文灿派左良玉、罗岱前往剿灭张献忠,被张献忠击败,熊文灿也因此被盛怒的崇祯皇帝逮捕并处死。
而作战失败的左良玉虽然连降三级,但是依然可以戴罪立功,可见朝廷对于统兵大将的约束力已经越来越弱了。
这次张献忠、李自成等人明显汲取了以前的教训,不再与官军正面硬抗,而是四处游走,并且在宣传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开始拉拢百姓,不再一味的少杀抢掠,很是赢得了一些民心。
鉴于中原的农民军愈演愈烈,朝廷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对付农民起义军上面,其他地方已经无暇他顾了,自然放松了对金州军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