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道士下山(3/5)
徐老师文字里的玄,讲出了武学里的神性,读来心旷神怡,让人拜服。这一宗,接的是还珠楼主。
奇是武学与时代的表征与掌故。
“无名指要松”,这种一句话的真传,是否有用不论,它对传统武学里那种崇尚禅悟一瞬的质感做到了绝对的还原。单凭作者空想,难以想出这么简练而朴实的诀窍。
而在徐浩峰的里,这样的诀窍、拳理,数不胜数。“如影如响”、“头不躲,人的头快不过人的手”,朴质而符合逻辑,是否有用?不论,但它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却又有理有据。
武学之外,还有民俗秘史,论及民国政治生态,论及武林江湖的规矩,徐老师的里几乎是奢侈地用最简洁的文字甩出无数干货,“谢师礼”,“递帖子”,“摆茶杯”,讲洋车夫打架用什么,脚行打架用什么,混混打架用什么,让我们这些才疏学浅的作者嫉妒得发狂。
徐浩峰文字里的奇,是多年访谈和苦读积淀,比空构的世界观扎实而合情理得太多。这一宗,接的是郑正因,甚至是老舍和冯骥才。
徐浩峰的文字质朴无工,而玄奇二字太盛,乃至于妖艳。
是以《道士下山》不讲什么慢火煮水、草蛇灰线,一样让人连连称奇,读来读去,时有一种彻悟。
说完了,对于电影,要说的就简单了。
电影的世界里一样有章法,这个章法可以叫“叙事规律”,也可以叫“故事原理”,市面上任何一本讲编剧的书里,少不了连篇累牍的讲这个,大同小异。
诚然,这种章法里蕴含着俗套,所以,有人也非常烦它。但这绝对是大部分电影都应遵守的金科玉律。
不按这个章法,可不可以?
可以,你得功大。
孟轻舟的《一代宗师》就不怎么讲章法,甚至剪辑上还不算一个完成品。
但它的质感、表演、台词都太好,孟老板拿功大硬闯了这个章法,一样是遍地喝彩。
那陈楷歌的这部《道士下山》呢?
符合叙事规律吗?符合塑造人物的常规吗?
“师傅死后,店里来了一个陌生人…”突如其来,偶发奇遇,就引入了下一段剧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