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农家(2/5)
“哎,东旭入京走了都一个多月了,不知考上了没?我这心啊,总是担心,京城是天子富贵地,也是吞银子的地方,他走时还说五十两银子给他带多了,用不了那么多,但如今看看人家一出手就是百两银子,我真担心给咱们儿子那五十两银子,能不能挨到科考。”
听老妇人这么说,老丈也担心起来,“早知道将留在家里的五两银子一起给他带上就好了。多五两是五两,咱们俩在家也花不着什么。”
“如今说这个还有什么用,只盼着他紧紧巴巴能够用吧!”老妇人叹气。
老丈又说,“幸好咱们儿子会抄书赚些银子,若是不够了,他会想法子的,咱们儿子聪明,总不会饿着他。”
老妇人放了些心,“也是。”
说过了儿子话题,又提到了女儿,“秀儿有两个月没回来了,今日咱们得了银子,明儿你去城里看看秀儿,如今咱们有银子了,别让她再熬夜了,当心熬坏了眼睛,以后还怎么说人家。”
老丈同意,“行,明儿贵客离开后,我去看看她,给她送五两银子去。”
老妇人没意见,“是该送些银子,她每个月赚的钱,都送回家供他哥哥读书了,自己不剩什么,连快糕点也舍不得给自己买,咱们就这么一儿一女,幸好都懂事孝顺,等东旭考了大官,就不让秀儿干绣活了,给她许个好人家。”
老丈心情又好了些,“对,就这么办。”
老妇人心里很期盼,“东旭一定能考上,咱们的好日子在后面呢。”
老夫妻絮絮叨叨说了好半天话,渐渐没了动静。
宴轻躺在木板床上,没什么睡意,想着他吃一顿饭,有时候就要几百两银子,而老夫妻的儿子入京赶考,走了一个多月,才带了五十两银子,老夫妻的女儿做绣活一个月才赚五两银子,每日熬夜多做绣活,再多赚二两银子,老夫妻的儿子带走的五十两银子,当时家里留了五两银子,几乎便是一户人家的全部家当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