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炼神总纲(1/5)
宣威殿内,原本的七名执事只剩下两人,宋青山与璃秋子盘坐在大殿左侧的蒲团上,目不斜视。
李恒手中捧着一本古籍,这是宋青山方才呈给他的,是说明何为‘虫场’的古籍。
古籍名为《炼神总纲》,这个名字倒让李恒一阵好奇。
他翻开首页,赫然只看到一片洋洋洒洒的序言交代了《炼神总纲》的来历。
而这篇序言,也是《炼神总纲》作者‘了闲上人’的自述。
只见这序言写道:“神者,万物之所出也。念者,人之所思所想也。神念者,出察万物,含蕴大千。故而修行之道,神念为先。神念强固者,如金汤塑其形,天雷锻其志,巍巍煌煌,虽天崩地裂亦不可撼动。神念虚弱者,如精散气短,棉柔难支。悠悠颤颤,虽犬叫兽鸣亦会骇其心。故而修行之士,其首重者:神念也。其修神念,宜少小为佳。少儿天灵通透,心智纯良,此乃固神定念之时,切不可疏忽。此经总齐历代一百九十三位大德高士修炼神念之法编纂而成,故而名曰《炼神总纲》。少儿顽劣,欲使其苦读经卷,坐参上法,恐难见效。故而余广纳促织之法,以娱代参。促织者: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必斗,勇也。伤重不降,忠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时归宇,识时务也。促织此五德,我辈修士亦当效之。今以促织合炼神之法,使少儿于娱乐之时修炼神念,善莫大焉。如此只需十数年光阴,至其弱冠之时,神念已固,修行自然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最后是后来人的注释:“因此经以促织之法炼神,故而修士多称《促织真经》。”
“这是修炼神念的办法?”李恒眉头一皱,看着手中的《炼神总纲》说道。
宋青山道:“正是,此经传世已有万年,出上玄宗、玉玄宗有其独特的炼神之法外,天下所有修士都是用此法来修炼神念的。”
李恒点点头,然后又仔细看了下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