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思维阅读器面临的困难(1/5)
不管自己旗下的互联网公司的喜与忧,赵一依然独自躲在家里,研究人脑思维阅读器的技术问题。
在前世,关于人脑思维翻译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多,大部分都是通过解读脑电波来进行人脑思维的翻译。
想要沿着这个路径进行研究,需要满足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就是脑电波的解析,只有弄懂什么样的脑电波代表什么意思,才能够将这个脑电波翻译过来。
前世许多人脑研究科学家,主要的研究方向就这个,只有完成了这方面的研究,才可以说对人脑电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但是在赵一重生前,这方面的工作进展都非常缓慢,研究的内容,也只是对简单的词汇进行解读,例如是、否、冷、热、饿。
这些词汇其实相当简单,更接近生物的本能意识,还不涉及到更高级的词汇,就是这样,准确率也只有76到90左右。
第二个要求,就是需要高度灵敏的人脑电波传感器,人脑思维具有高度复杂性,这不仅体现在复杂的思维状态,还体现在思维的瞬息万变。
可能前一个念头只是想着下一顿吃什么,下一个念头就转为怎么完成手下的工作,其中还伴随着可能连人类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杂念。
所以在这种高度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捕获这些脑电波的迅速变化情况,如果传感器无法快速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喜好,也就可能错过许多有用的信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