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四大山君 力救神王(4/5)
因此世传系昆山有蚩尤台,善射者不敢北射,皆惧蚩尤之威名也,但后世书口相传,以致失真,竟将‘蚩尤’变成了‘共工’,此实是一大笑话。
至唐末之时,皆因无为道界南方罍山坍塌,泄逸了邪灵之气,那邪灵之气又撩拔动了山海界的魔气,其中钟山烛龙趁机造反,而轩辕黄帝为防止山海界内众魔逆乱,一时也无法从别处调动兵马,最后在鸿钧老祖的建议下,调拨镇守系昆山的魃女前往钟山平乱。在九天玄女、普贤、风雪亭的协助下,平定了钟山叛乱,但魃女也遭受重伤,暂时在昆仑山悬圃修养,一时返回不了系昆山。事见《山海经之三子传说?钟山遗梦》卷
如此一来,便给了蚩尤的旧部及九黎族众神一个解救神王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巫山大君金门的号召下,九黎众神齐聚于不庭山,商议解救神王蚩尤的方案。仔细商榷了半月,最终决定一、征途遥远,不便率兵,遂就选拔九黎族内道行超群者,随往系昆山;二、此次行动务必保密,若有泄密者,剥皮抽筋、挫骨扬灰;三、经选拔之后,由巫山大君金门、襄山山君阳交、不庭山山山君嫪(臑)俞、融天山山君阳白各领道行较高者,共计五十余神祗前往系昆山破阵揭符,解救神王。
就在夜离命令曲易再次进兵临江郡的时候,四大山君已经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进攻系昆山,沿途各闯过五道防御法阵。恶战数月,所领五十余名九黎神祗全部战死,四大山君才终于攻至封神台下。
那封神台修筑在系昆山最高山顶,高有百十丈,广有三百丈,呈五角之状,五角上各铸一根几十人合抱的镇邪柱,也有三十来丈高,封神台中央也有一根大铜柱,愈粗愈高,上面镇有混元太极符,金光隐射,乃是紫霄宫的金符。如果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六根镇邪柱的顶端亦有光气闪烁,正是协同魃公主镇守的六大神将肩后的道光所现。
四大山君率众一路过关破阵,损失惨重,终于齐聚在了封神台下。他们满怀无限敬仰的瞻望着那座高耸云霄的封神台,心潮起伏,不能平静。
瞻望许久,巫山大君金门忽撩道袍,推金山,倒玉柱,率三大山君齐齐跪在了封神台下。
巫山大君眼含热泪,伏拜道“我祖威武,神王在上麾下金门率众神叩拜神王。金门屈节忍辱数千年,便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解救神王。今日,金门来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