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安王的意思(4/5)
而且他不需要别人扶持,他本身就是李唐血脉,位至亲王,在天子果真落入敌手的情况下,自立旗帜,没人能说他的不是。
如果说,之前李晔行事还有朝廷在头上,哪怕李俨信任他,哪怕他有节制山东军政,便宜行事的大权,但归根结底,他只是个臣。凡事他还得上奏朝廷,走个程序,有诸多掣肘。
那么现在,一切就都不同了。
随着李茂贞攻打长安,天子有落入敌手、朝廷有名存实亡的危险,李晔只要心狠一些,行事果断一些,就能彻底摆脱朝廷的束缚。
当然,在李俨还在的情况下,他当然没必要说我自立为帝,在山东再建一个朝廷,搞得跟乱臣贼子一样,给诸侯口实,在大义上失节。但却能打着为大唐廓清宇内的旗帜,自行其是。
如此一想,康承乾又把李茂贞的十八代祖宗问候了一遍你攻打长安挟持天子,到底是害安王还是帮安王?
康承乾当然知道,李茂贞攻打长安,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诸侯”,当然也包括安王。
但关键李晔可以不认啊,他可以说李茂贞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名为唐臣,实为唐贼,然后打着勤王的大旗来讨伐。
虽然他暂时并不能真的来,但早点拉起旗帜,聚集势力,跟李茂贞划清界面,避免李茂贞借天子诏令,让他做着做那却可以。
别人或许不能这么干,但李晔没问题,因为是他是宗室子弟,是名动天下的安王。
再者,经过汉末之后,大家对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套路已经熟悉了,没几个人还会傻乎乎的任由摆布。
倒也不是说李茂贞挟持天子就一点用都没了,效果不如从前而已。
李晔见众人眼神变幻,一副绞尽脑汁,费力揣摩李晔话中深意,想要弄清李晔的意图,并且还偶尔恍然有悟的模样,就有些想要发笑。
他还真不用康承乾等人费心揣摩他的想法。
他又不是心怀野望,行事却要顾头顾尾、一再口是心非的表示我是忠臣的枭雄,他是大唐安王,在乱世廓清宇内、匡扶社稷这件事上,还真不需要惺惺作态。
就是这件事可能会苦了康承乾等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