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市井(4/5)
面对马台山的问题,崔婉赫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像背宣发稿一样侃侃而谈,来了一大段上述内容。
听到最后,马台山忍不住举断道:“崔部长,您先不要介绍这些,我就是想问问,欢想特邦目前有树柴油发动机生产能力吗?”
崔婉赫:“没有啊,我一开始就说了没有,怎么着还得再等几年吧。”
马台山:“那么专用柴油机的生产,你们打算怎么解决,或者说用什么方式解决?”
罗柴德:“问这些干嘛?总会有办法的,我们还是先参观吧!”他不是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而是不想在这种场合多说。
欢想实业目前所缺乏的能力,就是合作方可谈判的空间,回头再专门谈合作呗。
风自宾却笑着说:“我们在东国收购了一家发动机生产企业,改组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名叫树油动力,就是去年下半年的事。
欢想实业提供了样品和技术图纸,批量改装传统发动机、小批量试生产专用发动机,都是树油动力负责的。”
房关发展收购的这家企业,原名鑫通柴油机厂,史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国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进行改制,更名为通柴动力集团,当地老百姓一直称呼它为通柴。
这家企业命运多舛,改制后还一度成了上市公司,因需求勐增红火了几年,但随即生产经营就陷入了困境,后来被另一家大型国有汽车集团并购。
该汽车集团与好几个国家的车企有合资合作项目,在东国本土生产海外车型。
并购之后,通柴的生产经营仍然不见起色,后来母公司就以资产处置的方式,将其控制权转让给了桑岛国的车企,自己只保留了少量股份。
可是近几年,那家桑岛国的车企的日子也非常不好过,连年巨额亏损。通柴身为其海外子公司,好似也处于一个没落的产业,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
海外母公司想让其直接破产。这时房关发展扮演了白衣骑士的角色,它没有收购这家企业,而是在其处置资产时收购了所有产生实体,包括厂房、车间与各条生产线。
这样做,可以尽最大程度避免各种产权与债务纠纷。
房关发展成立了一个新公司,名字不再叫通柴,而叫树油动力。当地政府表示,希望他们能够尽量少裁撤员工,以免造成社会冲击。
树油动力的实际动作则远远超出了当地政府的预期,他们只是裁撤了管理层,不仅继续聘用了大部分原厂职工,而且还设法召回了大批流失人员。
近几年,原通柴的很多员工被减员增效分流到社会,也有不少人自行离开另谋出路。
树油动力则通过种种方式将这些做厨师的、开网约车的、送快递的原厂职工都联系上了,并重新召回入职。
还有一些人已自行创业或者跳槽到其他公司,混得好像还不错,但也被一一找到并沟通,能劝的都尽量劝了回来。
在东国负责这种事的,原先都是郎校民。可是郎校民已回到几里国另有任用,所以就换成了郎校民的师弟、原定风潭弟子、如今的六级养元师朱乘理负责。
朱乘理是个很讲理的人,喜欢找上门跟人好好讲道理,做事极为认真负责。像这种看似劳神费力的工作方式,效率居然非常高。
朱乘理为什么要花这种精力?
因为在东国,厂房设备之类的东西还好办,但是从工程师到熟练的技术工人,适配整个生产体系且已经打造好的团队,假如散了,再想组织起来可就太难了。
原通柴有将近七十年的历史,曾生产与研制多种型号的柴油机,也具备相当的研发能力。直到破产前夕,某重点型号的柴油机仍在生产销售中,只是越生产越亏损。
房关发展重新整合了这家企业,新成立的树油动力仍然在生产柴油机,初步核算后,哪怕是在房关发展的待遇体系下,居然已能达到赢亏平衡。
其主要原因之一,树油动力生产的柴油机,几里国这边是需要的,包括黑荒大陆周边很多国家都需要,欢想实业又为它们开辟了新市场。
树油动力是房关发展的全资子公司,房关发展又是欢想实业的全资子公司。欢想实业不是没有研究过,想将树油动力搬迁到欢想特邦,但是有太多难题尚无法解决。
厂房、车间甚至员工劝抚都不是最大的难题,可是供应链实在离不开啊!
风自宾心中暗自感慨,接着又介绍道:“小批量的发动机样品,树油动力目前就可以提供。将来若需求规模增长,我们可以考虑在全世界范围内授权合作生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