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疾病防控(3/5)
由官府组织的事情,进度都不慢,番禺三万百姓,围绕着城池,在方圆三十里建立了三十个新的村庄!平均一个村一千人,也就是二百多户!
粮食还没有种植,水果移栽就开始,清理出一座山头,把果树修剪之后,移栽了过去!还有鱼塘!南方水资源如此丰富,不养鱼就太浪费了!
冯盎虽然不明白为啥要把果树剪得光秃秃的移栽,不过还是一一照办!
一万大鹅,加上百姓家里的鸡鸭,都被收集起来,集中养殖,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和照料。
岭南忙碌,洛阳也不空闲,新的一年,朝堂上又多了不少生面孔,辛苦一年,收获不少,新的一年,各种计划也再次提上议程!去年在汉城种植了一季林邑的稻种,在杨侑精心主持下,收获并不比普通水稻差!亩产也有四百多斤,要知道以往普通水稻,上等田也只有三四百斤的收获!
提倡精耕细作,追加施肥,在大唐治下,普通水稻亩产接近五百斤,邹羽知道在稻种没有更好的培养出来之前,这几乎就是极限!
不过今年不一样了,北方,辽东,江南,岭南,辽东三国,林邑,各地稻种都汇聚到了一起,在百济开辟了万亩良田,作为实验田,把各地的水稻种植下去,进行人工授粉,看能否杂交出更优良的品种。
其实晋阳的水稻,最高的实验田产量,已经达到六百多斤,不过这种子还不稳定,继续第二季,就和普通的差不多了。
邹羽从杨侑那里得到消息,结合后世的信息,明白杂交种子,也必须经过几代培养,基因才会稳定下来。
百济建立实验田,因为百济气温温和,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加上百济青壮死得太多,还有不少在劳改,因此百济的老百姓,有许多会迁移到中原,土地空出来许多!把百济作为一个粮食种子培育基地,以后整个大唐,水稻种子,将有许多就出至这里!
除了水稻,百济将会种植大量鲜花,作为花草与蜂蜜出产地!还有蔬菜水果!这样即便是老弱妇幼,有可以照应得过来!当然,最主要还是移民!现在大唐有的是土地!缺少的就是人口,移民更有利于民族融合,也有利于统治!
草原游牧已经见到成效,去年数十万牛羊马匹进入草原,在水草最丰美的季节,在草原上吃了好几个月,随后膘肥体壮的回到中原过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