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判杨廷和凌迟(4/5)
但王守仁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帝王的确也更加有魄力,也只有这样的帝王才能力排众议,缔造大明朝真正的盛世。
虽然他也知道跪在承天门外的那批文官正是不久前才对他冷嘲热讽的那批文官,但他倒也没有多恨他们,只是对他们感到惋惜。
不过,王守仁倒也没再上疏议论此事,因为他不是言官,他上午在朝堂上突然发言想要替这些文官求情其实已不合制度。
但王守仁也没有因此要辞官,反而,他决定继续做好这个刑部尚书。
因为他知道只有他在这个刑部尚书位置上,才能保证杨廷和弑君一案不牵连到更多的人。
王琼倒是暗示过王守仁不妨逼迫杨廷和等招供出杨潭、王宪等老臣出来。
但王守仁倒是没有答应。
王守仁作为刑部尚书还是很慎重判刑的,除了在有确凿证据外,他基本上不乱判定一个其他官员有罪,在审问杨廷和等人时也没有动刑。
而这也就导致杨廷和一党无法攀咬出王琼一党的人,而王琼也无法借机牵连出更多的人。
这自然也是朱厚照当时用王守仁为刑部尚书的深意,他无意要真的牵连无辜,让朝廷党锢之争加剧。
当然杨廷和自己还是认罪的,毕竟张永和太医的供词都有,而且文书房也有他拒绝替朱厚照召民间大夫的证据在。
蒋冕与梁储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