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水浒新秩序

第三十一章 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4/5)

目录

当孔端友专注于家族利益而忽视了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时,便成了其弟孔端操笔下的腐儒,眼里只有利益的人绝不可能逃过正乾皇帝的阳谋。

孔端友自持聪明,将家族一分为二,既给儒家正宗留下体面,又幻想在大同徐氏王朝还能延续家族富贵。

如此难看的吃相,脾气好的教主道君皇帝能够忍得,脾气差的正乾皇帝也忍得么?

当然,正乾皇帝好面子,就算忍不得,也不会做得太难看。

同须城梁氏、安阳韩氏、平州张氏等大族一样,只要仙源孔氏愿意遵守大同帝国的法度,并积极配合官府进行的社会改造,就不会有什么事。

若是敢于抗拒,就问孔氏可有府州折氏的刀快,还是有洛阳种氏的头硬?

尊孔尊儒最为虔诚的大宋朝廷都公开认定仙源孔氏不是仙源孔氏,没有资格代表圣人后裔,大同朝廷若要修理不长眼的孔氏,会有心理负担么?

而打了鸡血般欲要借《孔子改制考》转移矛盾,掀起新旧儒之间的全面战争赵宋士人们,也注定要失望了。

莫说行一步看十步的徐泽早就预料到了事态会有这般戏剧性的变化,只以其人的锋锐,又怎么可能会被动的见招拆招呢?

大同帝国近段时间“失声”,并不是正乾皇帝不敢接招,而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

实际上,皇帝的车驾已经离开燕京城,赶到了雄安县。

雄安即是原本的赵宋河北路雄州。

雄州地处宋辽边境,仅辖归信、容城两个“中”县,只因处于赵宋军事防御的需要才在此置州。

同舟社北伐燕云成功并建国后,徐泽深感赵宋王朝的行政区划七零八碎。

虽然客观上起到了一些防范地方尾大不掉的作用,却也造成了政出多门、行政效率低下、难以统合资源办大事等严重问题。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大同帝国一面扩张,一面陆续合兵了部分州(军)县(监)。

地处原本宋辽分界线上的雄州便是其一。

调整后的归信和容城两县合一,并入京畿燕京府路。

取名雄安,意为燕云、两河重新归一,雄州安定,再无两事对峙于此,百姓也不用再承受战火流离之苦难。

当然,正乾皇帝此时路过雄安,自不是为了表达天下安定,朝廷要偃武休兵。

当今天下的主题仍是战争与灭亡,大同也远没有一统天下。

入秋后,已经陷入无朝廷状态的故辽上京道便再起战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傲娇与病娇的日常 农女预言师 我在东京的神秘日常 白殿下的黑包群 方舟生存之行 我在万界打卡 凤仪牡丹 醉欢眠 洪荒妖行纪 热血篮球之超级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