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安置豫北百姓(2/5)
清中晚期,中国人口达到四个亿,而彼时的农业技术,与现在的明朝,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生产力上并没突破。
清时人口增长,只不过是因为传入了玉米、番薯、土豆等作物,得到推广和大规模种植而已。
现在番薯、玉米等作物,已经在河南推广开,周围省份也开始有人种植,那么梁藩能养活的人口,便不止现在的一千五百余万。
现在明朝历经战乱,人口严重萎缩,高欢认为光河南,便至少能够养活两千万人,而现在河南人口却不足一千万。
高名衡道“国公之言有理,不过几十万人吃饭,每日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藩库还有粮食么?”
一旁李岩道“粮食的事情,高阁部不用太过担心。虽然我们河南粮食不足,但是藩府已经派往江南和湖广调运粮食。现在北京落入清军之手,江南不用给北京运送漕粮,正好可以将粮食运到河南。”
明朝北京城,人口数十万,粮食消耗全靠漕运补给。
现在南方破坏较小,又丢掉了北方的大包袱,明朝这边粮食总体而言是够吃的,而且还有余粮酿酒。
高欢在南京杀人立威,南方的商人暂时也不敢囤聚居奇,人为制造市场上的粮食紧缺,粮食贸易比较通常,而高欢又有钱,所以眼下并不缺粮。
其实不只是高欢,李自成占据关中已经两年,而随着关中恢复安定,加上番薯、玉米等作物传播到了关中,李自成的粮食危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
高名衡当了几年的河南巡抚,最关心的就是粮食问题,听李岩这么说,他便放心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