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套现(3/5)
胡杨无可无不可,他这几年很少去帝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业务范围基本上集中在魔都和粤省。
三天后,胡杨和陈嘉霖一起动身去了帝都。
等他们去了会议组报到,才发现参会的人数还真不少。这个会议属于半官方的性质,规格也挺高。
第一天会议,有几名经济学家在台上阐述入世以后将会带来的新变化。陈嘉霖听得津津有味,胡杨在台下直犯困。
对于他来说,入世以后的十几年,在前世是切实经历过的。这种变化的确是很大,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老胡,不爱听吗?我觉得上午人家讲的挺好。”
上午的会议结束以后,陈嘉霖对于胡杨在会场上打瞌睡的行为很不满,但又不好说什么。
“也说不上不爱听,只是觉得他们有很多说法都似是而非。正如普通老百姓理解的那样,入世以后,国外的资本技术纷纷涌入国内,物价就会变得很便宜。这一点很难苟同,你当资本家都是大善人啊?当然,随着关税的降低,有一部分商品的价格是会大幅下降的,比如汽车但也有很多商品的价格会大幅波动,比如像大豆等。”
所谓入世,其实就是大家放在一个规则内进行竞争,并不是天上开始掉馅饼了。
胡杨记得,入世以后,国内企业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没有之一。另外,对于外资的冲击,国内也有很多行业没有做好准备,大家期盼的种种好处,也不见得都能兑现。
但有一点,国内在熟悉了世贸组织的规则之后,就开始加速发展,终于在十几年后就把自己的经济总量干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
“那你的意思是,有利有弊,利弊各半?”
陈嘉霖还没想过那么深,一个上午专家都在提国际化,和国际接轨的问题,却基本没谈对于国内的冲击。
“应该是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吧。毕竟入世以后还有一个保护期,但不管怎样,都需要企业自己争气,自己不争气那就万事皆休。”
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之后留存下来的企业,才可以说是具备了搏击风浪的能力。但这和“接轨”无关,不能什么都参照别国的经验,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一味地听从别人的意见,小心被人家给忽悠“瘸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