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山海志

第十六章 花萼楼扬名相见欢(二)(3/5)

目录

“仁兄谦虚了。”刘玄三人客气了一句,然后互视一眼,就按年纪长幼来写。

徐文祯挥毫写下了“题蕉惯见闲庭碧玉丛,春风吹过即秋风。等闲坐视荣枯事,却寄萧萧数叶中。”

明国维则写下“春柳黄骊时复唤春游,陌上杨花漫不休。几向离筵摇落日,莫教长笛动清秋。”

轮到刘玄了,徐文祯、明国维、宋恪元都围站在一旁,注视着持笔的刘玄。不知不觉中,有两个直讲悄悄走到了旁边。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妙啊,真妙!我与张义之诗,过于老成,难有春之妙趣,持明这一首《村居》,前两句,写尽了春来之草长莺飞,柳拂烟醉的美景。后两句则写尽这春暖风起的趣味,生动活泼,而且题和目全贴上了,妙哉,妙哉啊!”

徐文祯摇头晃脑地说道,明国维在一旁也是连连附和。初次见面的宋恪元有些震惊,嘴里碎碎念道,时不时举目关注不过十六岁的刘玄。

诗文交上去后,徐文祯和明国维的诗被评了一个良,刘玄的诗倒是被评了一个优。但是被评优的诗有六首之多,刘玄的诗在其中并不显眼,倒是一位叫沈自省的贡生,写的一首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斗笠遮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得到了众人交口称赞。

鞠老大人和关老大人直说这首诗极有情趣,意境甚高,还有一番禅意。邴老大人坐在那里,抚须不语,满脸却是得意之色。站在他身边的沈自省,却是一脸傲气。

刘玄三人都识得这位沈大才子,他是苏州世家沈府子弟,江南省乡试解元,“直接保送”来了国子监读书,听说他的恩师是国史馆的学士,想必就是邴老大人吧。这位沈自省自视甚高,国子监的贡生没有几个他能看得上眼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之王妃是神棍 欢迎来到咸鱼至上主义的教室 悠悠木下宴清风 穿越斗罗之擂鼓瓮金锤 您好客服小姐 诸天老爷子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 斗罗之凤凰之神 蜀燕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