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负阴抱阳(1/5)
苏轼继被贬黄州之后,晚年又陆续被贬惠州、儋州。
惠州也就是古代“岭外音书断”的岭南,儋州么,呵呵,四望皆海,实在是个吃海鲜的好地方,而且以大宋那时候的环境来看,绝对是纯净无污染的。稍有点美中不足的地方是,以那个时代的条件,来到这里,基本是十死无生,有去无回。但有得海鲜吃,也不错了,是吧?
在黄州,苏轼写“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惠州,苏轼写“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儋州,苏轼写“他年谁作舆地志,海楠万古真吾乡。”(南)
乡是什么?
乡就是家。
家是什么?
家是可以安心的地方。
在境遇最不堪的时候,在最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从苏轼的作品里,流露出了生命的最强音。——没有什么,可以把他打倒。
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个例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