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乱清

第一六二章 我们都是皇帝陛下的崇拜者(1/5)

目录

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普鲁士、俄罗斯、奥地利、荷兰等泰西七国公使,加上被法兰西代表的西班牙,八国使臣如期观礼登基大典,并觐见洪绪皇帝。

不过,关卓凡并不以为群臣匍匐舞蹈、三跪九叩的场面,适合叫国际友人“观礼”——这个场面虽然壮观,代表的,可不是历史的进步!再者说了,中国人都跪下去了,留八个洋鬼子直统统的杵在那儿,算怎么回事儿?这个“身高差”,可一点儿也不萌!

事实上,八国使臣是未正——下午两点进入紫禁城的,彼时,登基大典已经结束了,因此,八国使臣“观礼”的,其实只是“盛陈威仪”的“法驾卤簿”。

一日之内,皇帝第二次御前朝,在中和殿接受八国使臣的致贺。

对于中和殿这个觐见场所,八国使臣都十分满意。

之前,中国君主接见外国使节,规格最高的场所,是乾清宫——穆宗奉两宫皇太后接见“美利坚访华代表团”的那一次;后来,英、法、俄、荷四国公使请按《天津条约》觐见,并递交国书,觐见场所的规格,就降低了,放到了西苑中海的紫光阁。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彼时的朝臣,对使臣入觐的礼仪,有重大的争议。

四国公使原先坚持行鞠躬礼,关卓凡好不容易,争取到改行单膝跪礼,但以徐桐为代表的卫道之士,犹自不满意,认为“自古殿陛之下,无不跪之臣”,四国使臣,若不双膝下跪,皇上和太后,就不应接见;而且,这个看法,深深的影响到了穆宗——这些,前文已经有所交代了。

为了减少公使入觐的阻力,作为平衡,就只好降低觐见场所的规格了。

四国公使提出了异议为什么接见美国人就在乾清宫,接见我们就改到了紫光阁?——听说,那里是皇帝的私家园林,并非正式的办公场所?

关卓凡只好硬拗,“‘美利坚访华代表团’是约翰逊副总统领衔的,不晓得英、法、俄、荷四国公使,哪一位是副国家元首呢?”

对方这才没话可说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氪金医生 重生之独步惊华 我并不想当英雄啊 我不想当超级差佬 想做有志向的人 修仙界里的蚊子 我要这重生何用 医品真武狂龙徐浩师凝心 我真不是怪异 龙门之主杨潇唐沐雪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