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借洋债(4/5)
户部当然没有这笔钱,谁有呢?关卓凡在信中提醒左宗棠洋人的银行里有。
这是一个崭新的思路,左宗棠眼界大开,却不能没有疑虑朝廷会准许借洋债吗?
左宗棠记得“阿斯本舰队案”中,那个英国人李国泰,曾向恭王表示“中国如欲用银,伊能向外国商人借银一千万两,分年带利归还。”
恭王却说“其请借银一千万两之说,中国亦断无此办法。”
“阿斯本舰队案”,关卓凡是当事人之一,这些情况自然清楚。他告诉左宗棠当时李国泰的花样,朝廷洞悉明白,已经不打算和他做这笔交易了,所以恭王才会有那样一番说法,算是一个推辞的借口。
现在西北军务需要,“特事特办”,朝廷会允准的。
并且暗示我会帮忙的。
但关卓凡一开始并未主动请缨替左宗棠借这笔洋债。左宗棠有一个胡雪岩在那里,自然先叫胡雪岩去办这个事情。
胡雪岩一番奔走,已经办出了一个结果。
上海比较大的外国银行,以前是渣打和丽如两家,最近刚刚成立了两家新的银行,一家是英国人的,汇丰银行;一家是美国人的,花旗银行。
胡雪岩还没有和花旗银行打过交道;他的一个至交好友叫古应春的,在汇丰银行里做买办,因此自然就找上了汇丰银行。
借钱打仗,于中国是稀罕事,但于西洋人乃是家常便饭。欧洲的几个主要皇室,英国的,法国的,西班牙的,都爱借钱打仗。只不过还账方面,有的信誉好,有的信誉没那么好罢了。
其中,英国国王的信誉算是好的;法国国王的信誉马马虎虎;西班牙国王的信誉最差,因此西班牙没落得也就最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