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2/5)
可是怎么传的下去?中间先就有迈不过去的坎。他心中暗笑自己胡思乱想,赵景贤多半就不会有自己这样的念头,因为人家清廉。
清廉是因为还有地方住,要是连房子也买不起了,未必还能有这样的风骨?
也不对,想当初林则徐进京,依靠俸禄还真就买不起京里的房子。鼎鼎大名的总督,不得不住在儿子的家里,可见清廉的人,毕竟还是有的。
既然想到了这里,干脆把多日来心中酝酿的一个念头,跟赵景贤提了出来。
“竹兄,我们在江苏办洋务也好,办军务民政也好,说实在,都是花钱的事情,经手的银子,就像流水一般。初初起办,因为盯得紧,或许还好,等到日子长了,心一懈,难保没有人伸手。”
“爵帅所虑很是,所以有刘松岩的臬司衙门,随时查办。”
“臬司衙门主刑狱,掌监察,这是有的。不过这几十年来,监察这一块,废弛已久,人所共知。所办的案子,亦无非是商人百姓,小官小吏,若是遇上了‘大人’的案子,则又如何?”
照规矩,能被称为“大人”的,是四品以上的官员,在江苏来说,也就是道台以上。赵景贤微微一惊,迟疑着问道“爵帅,你是说……”
“也不光是说别人。比方说你们五位的操守,我是信得及的,不然亦不敢以重任托付。”关卓凡淡淡地说,“不过怕的是‘花无百日红’,设若哪一日,里面有人犯了毛病,则又如何?”
他说的五个人,就是他圈定的“新政委员会”的五人,除了赵景贤,还有丁世杰、刘郇膏、杨坊和利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