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邀请(3/5)
但在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论,人民报社内部刊物《信息旬刊》登载文章称文物拍卖问题成为海内外关注热点,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一种认为文物拍卖是加快改革开放,增加财源的新举措,应该继续搞下去;另一种则完全相反,认为这是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出卖,对拍卖文物表示极大的不安。
这场拍卖会得到了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和鉴定机构的支持,在此之前文物不是商品,私人收藏的文物,除了送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收购,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经营文物收购业务。
拍卖会的组织者,经过多方的联系和艰苦卓绝的努力,硬是把两千多件上至商周青铜器,下讫近现代书画,以及明清官窑瓷器、玉器等推上了拍卖会。
自此之后,北京翰海、中国嘉德、四川翰雅、北京荣宝、申城朵云轩和中商圣佳六家公司进行了文物拍卖,总结经验后全国推广。
思想观念上的拨乱反正使文学艺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艺术品收藏活动开始回暖并迅速升温,国有文物商业机构的市场化改革随之启动,在此之后我国拍卖业发展迅猛,并逐渐走入法制化轨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