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零六章 另辟蹊径(2/5)
这个事情连严语自己都不知道,如果不是被他激发出来,严语甚至永远不会知道。
如此一来,神秘凶手可不仅仅只是认识严语,而是非常了解严语!
严语从小跟母亲生活,因为这段经历,他养成了比较孤僻的性格,所以朋友并不多,甚至可谓屈指可数。
到了龙浮山之后,除了父亲和后山的老祖宗,也没有别的更加亲近的人,如果用排除法的话,老祖宗已经死了,父亲极有可能是仙人像里头那个撑着龙头的尸骸。
那么剩下的人,也就只有赵同龢以及龙浮山的一些内部人士了。
赵同龢对严语的态度反复无常,时好时坏,因为与父亲严真清有着恩怨纠葛,所以嫌疑比较大。
而且赵同龢为人阴险,又是带艺之人,功夫了得,居心不良,如果结合种种考量,难道说赵同龢会是这个凶手?
但赵同龢几次的出现时机,与案发时间又有交叠,他也有着不在场证据,实在有些不好确定。
当然了,这些都是严语自己的推测,并没有真凭实据,也有待进一步的确认。
但这无疑给了严语一个方向。
因为神秘凶手故意激发严语的第二人格,必然有其目的性,如今看来,最有可能的就是他需要这个第二人格!
也就是说,神秘凶手非常清楚赵恪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么反过来,如果能弄清楚赵恪韩,是不是就能够知道神秘凶手的目的,从而顺藤摸瓜,找出他的真正身份?
无论如何,这都比毫无头绪要好,而且值得去尝试!
想到了这些,严语也有些着急起来。
因为洪大富必然用心办事,他既然查不到,那么就说明这个赵恪韩真的太过隐秘。
而严语既然能衍生出这么一个人格来,记忆之中必然是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