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演着演着自己当真了(2/5)
至于他们口中提到的《顾鲲传》,其实并没有任何顾鲲本人授权,完全是江湖路边社的野路子写手为了蹭热度写的商业类书籍。里面很多语录都是假的,但好歹一些可以查到的历史资料还是真的,所以关于“顾鲲九几年有多少可以查到的财产”这些数据的复盘,倒也靠谱。
以至于如今在华夏商界,或是对顾鲲比较感兴趣的人,都是人手一本《顾鲲传》,把顾鲲某年至少有多少公开财产了解得恨透——偏偏这些《顾鲲传》还有好多版本,好多不同的人在完全没有串谋的情况下各自独立完成的。仔细想想倒也正常,那么好的生意扑街文人们怎么会放过呢,有钱大家薅呗。
看到那几个复旦生扼腕,旁边的本校新闻生倒是很得意,不过面子上还谦虚“这有什么?你们也太杞人忧天了,捐款是学校的,关我们学生什么事,我们又没好处,肉食者谋之把~”
交大新闻生嘴里是这么说着客气话,但谁都看得出来他们的深色表情其实是得意的。复旦新闻生被这么一安慰,更加不快了,内心偷偷暗骂
“得了便宜还卖乖!谁说学生没好处的?!明明打听到交大要出新的优待,以后全校师生每个月补贴200块饭卡钱,贫困生还更多,光这一项就很实惠了有木有!”
2001年的物价,沪江这种一线城市,大约是猪肉六七块钱一斤的样子,学校里本来就有物价补贴,所以一个月200块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少了。学生的普遍生活费一个月也就百(贫困生不算,以本地人为准)
但是仔细想想,顾鲲的5亿美元相当于40亿人民币,光利息都值一年两三个亿了(按01年利率)。全校一万七八千人,每人每月200一年2400,给师生生活补贴也就一年四千来万,还不到捐款每年利息的两成。
所以不管徐校长怎么分配,这点小恩小惠绝对是应该拿出来,也拿得出来的。
事实上,在徐校长的计划里,用于改善师生生活福利的支出,总额大约能有饭卡补贴的两三倍之多,其他都是用在更隐性的地方,所以暂时外校的人没打听到罢了。
总的原则就是“按照顾鲲捐款每年理论上能产生利息的一半,花在师生的生活福利上”(这些钱当然不会全部存起来,有一些是要短期内就投入使用掉的,剩余一部分会成立一个基金,把基金运营收益拿出来补贴校用。所以对利息的计算只是理论上的)
其他学校的同学羡慕嫉妒恨也就不奇怪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