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四三九章 战事起(三十二)(2/5)

目录

“是,主公!”

听到袁绍的口气,张郃心中大喜,强迫自己平静下来,而后平静且朗声说道“主公,按照正常的速度,从遒县发兵前往涿县需要一天的时间。而若是在军情危急之下,加快行军速度也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而若是从哈乎尔山绕道涿县,却是需要三天的时间。主公可在将领离去两天之后,与公孙瓒交战一场,并且让公孙瓒知道我军的兵马减少了许多。这时候,公孙瓒也许会发现我军的意图,而公孙瓒在经过慌乱之后,必定会派兵增援涿县。这时,便是主公出手的好机会。”

听着张郃款款而谈的样子,袁绍心中极是满意。看张郃的样子,有大将的气度,还有大将的实力,这种人才,还真是不可多得。心中隐隐有一种感觉,张郃似乎比他最钟爱的文丑和颜良二人强太多了。

想到这里,袁绍又笑问到“儁乂,以你之见认为,该如何让公孙瓒知道我军的人数减少了?”

“主公,属下以为可以效法战国时孙膑之计!”

袁绍眉头一挑,饶有兴致的问道“孙膑何计?”

也难怪袁绍会有这反应,要知道。如今这个时代可是跟袁常穿越前那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不一样。很多文化内容都是很宝贵的,就如孙子兵法之类的军事计谋,都是被军事家们当成宝典来对待。就跟儒士对待论语的态度一样。想历史上曹操写个孟德新书,都被属下们惊为天人,虽然说后来被张松给骗了,却不能掩盖曹操的才智。而孙子兵法毋庸置疑是比曹操的孟德新书更出名,只要是个有点文化的武将,都绝对有听过孙子兵法这个名字。当然,听过并不代表看过。这时代可跟袁常穿越前那时代,什么书都能看到,无论是实体书。还是网上的,想看都能找到。如今这时代可不是这样,像孙子兵法这样的珍贵书籍,都是被少数人给藏起来慢慢观摩。而且这些人或多或少是孙子的后人。当然。也有一些世家大族有珍藏手抄版,就如袁绍的袁家,就有抄摘过孙子兵法。张郃所在的张家虽然也有点名气,却也仅仅局限在冀州,放在整个天下,那根本就不入流。因此,对于张郃能够知道孙膑的计策,袁绍自然会感到惊讶。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主公,记载中有说战国之时。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城。魏将庞涓听到消息,放下韩国赶回,但齐军已经越过齐境而西进。孙膑对田忌说‘他们魏军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

孙膑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齐军善射者持上万张弩,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好“天黑见到点着的火就一起放箭”。庞涓果然于夜晚来到削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树上写着字,便钻木取火来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失去队形。庞涓自知无计可施,军队已彻底失败,只好自刎,临死说‘总算叫这小子成了名!’齐国乃乘胜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属下以为,我军便可效法孙膑此计。”

“好,好,好!”

袁绍连赞了三个“好”字,并非是因为对待公孙瓒的计策上,而是对于张郃能够如此清楚的说出这个典故。显然,张郃是真的知道用计,而不是从旁人那里听来,然后在这里卖弄。如此将才,实在是少有!就如文丑和颜良二人,实力确实不错,张郃虽然也算是一流的武将,不过,实力比之文丑和颜良却是弱了许多。但是,张郃如果懂兵法,会用计,足以把这个弱势给弥补,反而超越文丑和颜良二人一大截。

“儁乂,莫非你是说我们要学习孙膑的减灶增兵之法?不过,公孙瓒乃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也许能够看出此计,也许就不会上当了。”

“主公,并非如此,此计需要小小的变动。”

张郃摇了摇头,自信的说道“主公,我军可以增灶减兵。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公孙瓒见到我军锅灶增多,然而却不见我军兵马增多,心中必然会起疑。然后主公再与公孙瓒一战,公孙瓒见我军兵马确实少了,想来就会知道我军分兵。如此,我军必胜无疑!”

“妙,实在是妙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王牌特工之惊世狂妃 怪物猎人之狩途志 我成了一株藤蔓 秦吏 开局一个大天使 亲爱的许你来生 亲爱的酸柠檬 唐苏陆淮左 清穿之王妃不好惹 求神不如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