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二百万民(3/5)
这让早就羡慕成为护教军的各郡壮丁,欢喜不已。到底护教军的待遇,在这时代都是超前的。各种抚恤,基本解决了他们奔赴战场的后顾之忧。
像在军中受伤退伍了,可以在地方上获得留用。比如监察司,就对这些退伍的兵丁特别青睐。很多红巾军,就是从军中退伍的老兵。即便是死了,家人也会获得总督府的关照。
不仅给予一定的抚恤金,还会安排到各工坊做工。若是喜欢种地或放牧,也会减免赋税和多分几亩官田。
这些举措齐下,使得呼罗珊境内的百姓对当兵吃粮,有一种特别的向往。
当下经过重新规划的马鲁城内,四纵四横井字形街区,让方形城池变得更有条理。为了方便管理,马鲁郡的郡守还得李承绩的授意。将各个街区的功能区分开来。像清真寺所在的位置,就划定为宗教服务区。使其一座寺庙,就独占了整个街区。
临近的总督府官邸,周边都是一些官方的办公场所。因而这条街上,被划为官方行政区。虽并不禁止百姓来往,但是惧官的心理,还是让百姓们不敢随意到这条街上闲逛。
只有刑部所在地,算是个例外。不少有冤屈的百姓,都会去刑部击鼓鸣冤。
还有住宅区,单独占了八个街区。清真寺附近的,是富商大贾的居所。那里的宅邸修建得很宽敞、阔气,尽显富贵之态。只是出于总督府对用地的限制,因而每座宅邸的占地面积,都有不能突破的上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