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钢铁燃魂

第40章 兵民相融(2/5)

目录

洛林的3000多万人口当中,政府登记在册的适龄健康男性有900万人,这相当于上一场大战初期经过动员的联邦军队的总数,而洛林仅仅是27个联邦州之一。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最大数字,要维持这个地方的工业农业和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不可能把所有的男丁都拉上前线,但哪怕只动员一半的一半,也能够组建一支规模惊人的部队。战争时期,在魏斯率领的洛林游击战士的示范带动下,洛林各地游击运动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的统计,在游击运动最为鼎盛的时期,投入游击武装的战士有数十万之多,而诺曼的突击部队最多的时候也就十多万,游击部队对敌对侵略者有数倍的人数优势。虽说双方的武器和战术条件相差太远,但是这种人数上的优势还是有将敌人驱逐出去的可能性。

事后总结,人们发现游击队伍中之所以没能形成这种燎原之势,给予敌人更大的打击,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的军事素养实在太低,几乎等同于平民,而他们所有的装备又非常短缺。在联邦最高军事委员会大力推动军事动员体系改革之时,各地的有识之士也纷纷呼吁建立兵民结合的动员和备训体系。随着改革的进行,联邦军得以借制式装备更新的机会,把大量战时使用的老装备下发到地方,由各地驻军部队牵头军民备训。

旧军阀们有句名言,“机枪一响、黄金万两”。说的既是战争的收益,也阐明了战争烧钱这个恒古不变的哲理。无论是战争动员还是和平时期的备训,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持。阿尔斯特自由联邦有着强大的工业力量,多年来政府一直是国库充盈,但是经过战争的摧残,加上战后的减税政策,终于也沦落到了经费捉襟见肘的地步。弗里斯将军几次跟魏斯碰面,都提到了军方的备训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军民备训任务的需要——最高军事委员会和总参谋部要求第17国防是每年组织训练至少四十万适龄国民,每人训练时间不少于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之中,实弹射击不少于50发。弹药,军方可以给予足够的保障,但将这些平民召集到驻军部队的各处训练场,路费、餐费以及枪械弹药之外的必要装具、物资都有很大的缺额,需要地方协助筹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请不要靠近我了 修仙赘婿归来 重生后嫁给男主他小叔 末世炮灰养娃记 逍遥医少在都市 大国工程 地表超能保镖 最强医妃:暴君,不服来战 遥魄 复苏中的修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