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2/5)
李普蹙着眉头,与周元也是大咧咧的坐着烫热的泥堤之上,说道“不仅知诰那边还想再等一等,长风、阿秀都不主张草率行事……”
“再等一等,怕是黄花菜都凉了,”青年哂然笑道,“现在李知诰、李长风、李秀都不重要,我就想知道昌国公可有下定决心了?”
“朱裕与韩谦联手,并没有那么好对付,即便是韩谦率部从陈州增援汴京,胜负依旧是五五之数。我估计在韩谦手里吃过太多亏的徐明珍,此时也还在犹豫着,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吧?倘若徐明珍都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那我们又怎么能知道,你们千方百计的怂恿襄北军谋蜀,目的不会是要将棠邑军的主力拖在淮河南岸吧?”李普他也没有那么傻,沉声问道。
“先生说韩谦乃江淮之异数,我初听这话心里多少还有些不屑,却没想到你们一个个都对他如此投鼠忌嚣,看来先生所言真是不假啊,”青年笑道,“你们觉得徐明珍此时或许还有回头的机会,但问题在于,韩谦率三万精锐北上之前,徐明珍敢回头吗?又或者说,韩谦、朱裕此时会以什么条件接受徐明珍回头?徐明珍舍得彻彻底底的放弃兵权,将身边最后的徐氏血脉都交出去为质,换一个回头的机会吗?而韩谦一旦率三万精锐北上,昌国公不会觉得韩谦不打下徐明珍此时分兵掌握的太康、拓城等城,不将陈汴驿道的东翼保护好,就敢冒着后路被断的危险,率三万精锐去助韩元齐守汴京城吧?徐明珍与韩谦之间,完全没有信任,对徐明珍而言,要么直截了当的向棠邑缴械投降,要么就等着韩谦率部北上跟他先打第一仗,换作昌国公是徐明珍,会做怎样的选择?”
“对徐明珍而言,依旧是襄北军先动,他再动,才能最大限度的减轻寿州军将要承受的压力,”周元说道,“周某倒想问一问,襄北军为何要先动?”
周元这时候也是越发确认蒙兀人到底还是怕韩谦孤注一掷的率部进入河淮参战,虽然他们也迫切想得到蜀地,但细想棠邑这些年崛起的历程,面对孤注一掷的韩谦,谁心里能不发虚?
“襄北军当然没有先动的理由,所以先生与我,都没有跑到李知诰跟前去徒费什么唇舌,周侍郎与周指挥使兄弟二人,似乎也没有先动的必要。又或者说,吕轻侠此时的心思跟沈漾、杨恩以及杨致堂他们一样,心里都巴望着棠邑军北上跟我们拼个两败俱伤呢。等到棠邑军真跟我们打了一个两败俱伤,襄北再谋蜀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即使与淮东、寿王府及郑氏相争,怎么看最终也是襄北军的赢面更大呢,”青年笑着问道,“你们一个个是不是都这么好算计着啊?”
周元、李普都面沉如水,没有吭声,但形势很明显,棠邑如此强势,谁先动手未免能占到什么大便宜,但一旦被韩谦盯上,却一定会吃大亏。
周元之前与姚惜水赶去楚州,是曾想劝信王杨元演一起出手,还想着在王家人头上做文章,却没想到韩谦直接立庶长子韩文信为侯世子,切断王家人的妄想,令王家人心思冷静下来,信王杨元演那边自然也就稍安勿躁起来。
而没有淮东的配合,徐明珍也拖着不动,这时候襄北军先动,要是促使韩谦最终放弃北上增援的计划,先出兵进攻随州、南阳,他们找谁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