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楚臣

第五百八十章 淮东(2/5)

目录

捉襟见肘之下,根本就拿不出太多的钱粮去赈济离乱难民,更不要说帮这些流民返回家园、重建屋舍了。

当然,淮东军资开销靡巨,是有历史原因的。

早初信王从李遇手里接掌楚州兵马,仅三万精锐。

为方便控制的原因,这部分兵马没有直接编入禁军体系,也就是没有将这些精锐将卒的家小,送往润州、京畿等的屯营军府安置,而是都留在楚州,在淮河两岸建造屯寨,开垦田地。

楚州将卒的待遇要好过禁军兵户,除了没有兵饷之外,衣甲兵械以及战马畜力,都是军中负责开支,使得楚州军三万精锐的开支,要高过同等规模的禁军一大截。

然而早年在韩道勋担任楚州防御使府掌书记时的努力下,楚州军在淮河两岸,特别楚州南部的樊梁湖东岸地区,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屯垦体系,防御使府差不多拥有近百万亩的军垦田地。

往年仅这个屯垦体系,每年就能四十余万石粮谷以计合计二十余万缗钱的诸多物资。

再加上中枢拨给的钱粮,信王杨元演在楚州,能够养一支三万人规模的精锐,还绰绰有余。

而一旦遇到较大规模战事,朝廷也会从扬泰润苏诸州征调兵马赶往淮河增援,淮东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都能维持稳定。

金陵事变前后,楚州军急速扩编到十二万兵马,人马规模扩张四倍,但军费开销并不是简单的激增四倍。

旧有的屯垦体系里,拿不出更多的田地授给新增的将卒,便需要给这些将卒发放兵饷以养家小;而为笼络之前的嫡系将卒,这个也得一并发放相应的兵饷,使得淮东军后期实行的实际上相当于是准募兵制,仅兵饷一项,淮东军一年就新增七八十万缗钱的开销。

其他新增项加起来,一年又是一百四五十万缗钱的新增开销。

即便受封淮国藩国,新增泰扬两州的地盘,能征收到的田税丁赋,但也远远弥补不了亏空。

也亏得金陵事变期间,掠夺江东所获甚丰,勉强支撑了两年时间。

可惜的是,在淮东计划在淮河两岸扩大屯垦规模,将一半战卒转为屯丁之际,却遭受这样的重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厨妻当道:调教总裁老公 妹子请自重 步步为念 步川小姐的贫穷物语 龙玄传奇 步步为局 简惜靳司琛 布阵全球 重生之请唤我女王陛下 诸天武道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