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惊人的微博论战(3/5)
“就是《红楼梦》实则是政治小说,哪里是什么自传说?”
“林若枫,你有何说法?”
索隐派人士士气高涨,领军人物陈学林出来了,那可是红学界一面旗帜,代表着这么多年来的索隐派。
就在此时,林若枫更新了微博:我为什么要提出那么多观点?去考证《红楼梦》真相。消极方面,我要教人怀疑许多人的谬说。在积极方面,我要教人一个思想学问的方法。我要教人疑而后信,考而后信,有充分证据而后信。莫把这些小说考证看作我教你们读小说的文字。这些都只是思想学问的方法的一些例子。在这些文字里,我要读者学得一点科学精神,一点科学态度,一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科学态度在于撇开成见,搁起感情,只认得事实,只跟着证据走。科学方法只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个字。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奉为定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
林若枫的长篇微博瞬间被熟人转发,教人独立思考,敢于怀疑,重视实证,打破蒙蔽与教条,追求真理。这些,正是一个教育者,研究者应该学习和所做的吗?
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刘作义评论:“好一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阐述了科学研究之真理。事实上,《红楼梦》诸多疑团,为什么不能大胆的假设?再去求证?一味的争论又有何意义?”
此言一出,红学等各界人士皆是一愣,的确,红学研究实则也没有一个绝对肯定的观点,不管是索隐派还是题咏派,都是提出了各种观点,逐一论证的。
而现在,林若枫提出《红楼梦》是自传说,为什么不行?只要没有论证是错误的,谁又能肯定他是不对的呢?
随之后,林若枫再一次发表微博,将索隐派提出来的研究成果,加以评论。并且引用了前世新红学祖师爷胡适的《考证》,道出了索隐派弊端,牵强附会。
继续阅读
而此时,陈作义再次评论:“林老师在课堂所讲,我已经完全看过,对于其中提出的曹雪芹家世以及高鹗候补之观点,非常的佩服。但是林老师所提到的索隐派研究皮毛,你却没有正面回答我?难道索隐派的小心谨慎研究,仅以‘附会’二字加以抹杀?”
陈学林的再次评论,又一次引起了关注,此时所有人都知道,林若枫所提出来的新红学,已经和旧红学的索隐派成为了水火不容之势,难道要在微博上论个高下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