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 拦截对耗(4/5)
而随着这束激光在航炮子弹上开始聚焦,子弹表面的温度迅速上升,甚至有一部分弹体开始呈现出熔融态,这使得子弹的形状迅速变得不规则,一大部分子弹表面的溶液被从子弹表面剥离出去,在半空中凝结成细小的颗粒,然后在空气阻力下迅速失去威胁。
而被剥离了一部分熔融态物质的弹头,则更加显得浑圆饱满。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子弹已经划过了近百公里的距离,激光束的散射状态迅速消失,很快就已经凝聚成了一种近乎于初始状的形态,这也是激光开始发挥其真正威力的时候。
高度凝聚的激光,迅速的将飞行中的子弹从中间剖成了两片,两片不规则的弹头剖面则在空气中不规则的翻滚了起来,这大大的增加了子弹在飞行中的动能损耗,不过即便是如此,一旦这样的子弹破片坠落在地表之后,也将会给地面造成极大的损伤。
而这时候,真正具有技术含量的防御力量出现了……那就是被电磁轨道炮高速射出的电磁弹丸。
这种电磁弹丸的体积很小,但是动能却很大,它在地面侦测系统发现到航炮子弹的几乎同时,就已经被自动控制的电磁轨道炮发射了出去,那是根据系统收集到了各种数据而综合分析得来的准确预测,尽管弹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之后,其滑翔轨迹已经发生了很大偏转,但是电磁弹丸还是很大程度上能够接近、甚至直接碰撞上子弹破片。
不过能够一发就直接产生对撞的电磁弹丸的数量还是很少的,大多数电磁弹丸都是后续发射的调整弹丸才真正的能够对撞到子弹破片,甚至一发电磁弹丸的动能都不足以抵消子弹破片的庞大动能,常常需要几枚电磁弹丸前后接力,才能最终抵消一枚子弹的毁灭性动能。
所以说这种最终做到将航炮子弹的威胁消弭于无形的神秘武器,其实就是一枚接着一枚的电磁弹丸,使用大量的电磁弹丸对冲,才最终保住了地面上的太平。
这表面上看,是电磁轨道炮的胜利,但事实上电磁轨道炮只是基础,而在其基础之上的,则是庞大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还有军工生产能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