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九州造化

第441章 论道(一)(3/5)

目录

不过,听到此时,他已基本理解了佛家之道,心道“佛家讲的是修心之道。不论他人如何对我,我常怀一颗善心,如此,天地万物在我眼中将会万般美好。而后,以我之心,度人之心,万千年后,或许会造就一个人人向善的大佛国。届时,无人会施恶,也就不会有怨。我等不能理解,只是缺少一颗无视德怨之心罢了。”

肖逸想通之后,顿时对佛法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不禁感佩道“佛家普度众生,的确有可敬可佩之处。”

待众生无疑问后,了蕴大师功成身退,结束了论道。按照次序,下一个由阴阳家出场。

阴阳家论道者仍是那邹恒。只听邹恒道“天地生二气,一曰阳,一曰阴。阴阳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阴阳消长,故生万物。”

正当众生感到云山雾罩,大感迷惑时,邹恒方奔入主题,道“万物之变,阴阳之化也。纵观万物之变化,皆有阴阳之二性。德为阳,怨为阴。吾等探讨报德报怨,其旨于崇德化怨,开创盛德之世。然而,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天地阴阳,合成离生,缺一不可。故而,以天地阴阳而论,有其德,则必有其怨。是以,德、怨将始终并存于世,无论谁家道法,终究不可能达到盛德无怨之世。”

众生哗然,皆感不解。如其所说,论报德报怨,正是为了寻求一条开创盛德之世的途径。然而,阴阳家作为第二家论道就说世间根本不可能完全无怨,无意间已将所有道论都给予了否定。众人闻之,怎能不惊?

不过,肖逸听到耳中,却又有另一番想法。心道“阴阳家这般说法,倒与道家‘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之论相近。道家亦认为世间万事相反相成,有德必有怨。但是,道家颇为反对这等形态,阴阳家却客观承认这等形态的存在。想要改变这一世界,就必须真切地认识这一世界。两家相比,在此点上,阴阳家比道家可务实多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九州山海序 罪恶成魔 罪爱新娘哪里逃顾兮辞陆聿臻 列国浮沉 九州皇 最窈窕 半生宠爱只为你 华尔街传奇 魂侵狂潮之重生问道 重生农家明月